2024—2025学年度第二 学期 七年级语文课堂练习(二)参考答案 一 、 1. (1)遥怜故园菊 (2)影入平羌江水流 思君不见下渝州 (3)僵卧孤村不自哀 夜阑卧听风吹雨 (4)落花时节又逢君 (5)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2. (1)榜样 (2)坚韧 (3)谦逊 3. D 4. A 5. 铺就康庄道路 扮靓美丽乡村 6. 示例:羊肉烩面 选用上好的羊肉同羊骨架 , 加上各种香料文火长年熬制 。汤 , 汤白醇厚;面 , 鲜香有韧劲;羊肉 , 鲜嫩酥烂;料 , 丰富有营养 。河南名小吃 , 游子思乡的味道。 二、(一) 7. A 8. (1)远行万里 , 投身战事 , 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2)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 , 傍晚借宿在青海湖旁边。 9.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10.“喜”是因为木兰在沙场征战多年后 , 终于回到父母身边 , 父母见到木兰 , 十分高兴;“悲”是久 别重逢 , 喜极而悲 , 父母的喜将过去的思念、担忧之悲 , 全融化了。 11.【甲】文《木兰诗》的结尾则以兔为喻 , 委婉含蓄地对木兰进行了讴歌和赞美;【乙】文的结尾采 取直抒胸臆的方式 , 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接表达对木兰忠孝两全的赞颂。 【乙文参考译文】 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 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 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 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 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 。 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 以撕裂人的皮肤。 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照顾自 己呢 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 服役,喂饱了马后穿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 纵马赶赴军 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 族的胡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将军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 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 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为了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簧。 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 七年级语文课堂练习(二)参考答案 第 1 页 成了娇美的女子的容貌。 亲戚们举着酒杯来祝贺木兰的父母,到如今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 子一样。 门外都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一起出生入死十几年。 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 战斗终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 木兰的旧部士兵惊慌地不敢 上前,徒自叹着气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 哪里能够泯灭! (二) 12. C 13. 举例论证 , 列举了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蚌龙、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玉龙、山西襄汾 陶寺遗址出土了陶制彩绘龙盘的例子 , 具体有力地说明了“ 中国人对龙的想象和崇拜 , 在新石器 时代就已经存在。在中华大地上 , 龙的图腾崇拜悠久而广泛”。 14. 不能删。“左右”表示估计 , 起限制修饰作用 , 删掉后意思变为确数 , 肯定了早在距今 6000年 ,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西水坡遗址就有了龙的造型 , 过于绝对 , 不符合事实 ,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严密性。 (三) 15. (1)串门读“报纸墙” (2)央求妈妈从陌生人家借“小人书”读 16.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看到那些带有字的碎片时的欣喜 , 反映出“我 ” 对读书的痴爱。 17. 呼应开头 , 点题;揭示中心:读书可以滋养出一个人的灵性和气质。 18. 示例:作者在被窝里打电筒读书、就着月光读书的事令我感触颇深。 原因是我也有类似的经 历 。小时候痴迷读小说 , 如《西游记》《水浒传》等 , 担心睡得晚会被家人批评 , 用被子把自己捂 得严严实实 , 还得不时探出头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 现在回想起来很有趣味。 (四) 19. D 20. 示例:(1)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