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36530
10.1 认识民法典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
日期:2025-05-0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33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10.1
,
道德
,
统编
,
下册
,
法治
,
学年
《10.1认识民法典》教学设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旨在通过介绍民法典的地位、调整范围、实施意义、治国理念以及基本原则,帮助学生理解民法典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法治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尚需加强。本节课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民法典。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道德修养:通过民法典的学习,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法治观念:帮助学生树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健全人格:通过法治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履行法律义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民法典的地位和调整范围。 民法典的实施意义。 难点: 民法典体现的治国理念以及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法庭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本民法典进行展示,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民法典吗?它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民法典。 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认识-民法典 播放视频: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介绍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民法典会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展示民法典的目录,并总结其调整范围。 通过社会热点讲解民法典的地位和调整范围 总结: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第二部分:善用-民法典 模拟小法官,请你来解决生活矛盾 教师结合课件和案例,讲解民法典的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举出几个生活中与民法典相关的例子吗?”学生分享后,教师进行总结。 通过案例讲解民法典的实施意义 总结: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第三部分:解读-民法典 阅读下列法条,这些法条分别体现哪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介绍民法典体现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并提问:“你们认为民法典是如何体现这一理念的?”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然后,教师结合具体法条进行解释和说明。 总结民法典的治国理念: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课堂互动环节:模拟小法官,请你来解决生活矛盾 展示材料 思考: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判?为什么? 教师详细讲解民法典确立的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 总结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法典在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权益。 板书设计: 认识民法典 一、地位 新中国首部法典 二、调整范围 :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三、实施意义 : 保障权益、促进和谐 四、治国理念 :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五、基本原则 : 平等、自愿、公平等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六教研区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5-06)
【新课标】6.5国家司法机关 课件(27张ppt+视频素材)(2025-05-07)
【新课标】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25张ppt+视频素材)(2025-05-07)
【新课标】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22张ppt+视频素材)(2025-05-07)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件(34张PPT)(2025-05-0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