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6591

8.1 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 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5-0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5806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公平,正义,价值,教学,设计,2024-2025
  • cover
8.1 公平正义的价值 本框内容是认识公平正义的开始,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内涵,公平正义对个人和 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体会到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引导学生明白 什么是公平行为,什么是不公平行为,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知道公平正义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伸张正义,从而完成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中学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一 时期的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变化大、周期短的特点,并且充满着依赖与独立、幼稚与成熟等种种 错综复杂的矛盾。公平正义是人们永恒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逐渐 提高。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公平正义这些观念需要经 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因此,帮助学生了解公平正义的真正含义显得尤 为重要。 1.政治认同:认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理解我国通过制度保障公平正义,拥护党和国家维护公平正义的举措。 2.法治观念:理解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3.健全人格:培养理性思维,能正确分辨公平与非公平、正义与非正义行为,在面对社会现象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片段(第二十条精选片段)】 教师:“同学们,刚刚这段视频中,检察官掷地有声的一句‘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是否触动了你的心弦?当法律的天平在个案中摇摆,当‘公平’与‘正义’被置于聚光灯下反复审视———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公平正义?它为何值得整个社会为之较真、为之坚守?” 【板书课题,同步讲解】 (在黑板左侧写下课题:“8.1公平正义的价值”)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拨开迷雾,触摸公平正义最本真的内核。 (板书副标题:‘价值追问———社会何以需要公平正义?’)这不仅是法律人的命题,更是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你我,必须回答的‘生存之问’。” 【抛出思辨性问题,激活课堂】 教师:“在进入理论探讨前,我想请大家先思考三个问题:(举起三根手指,逐一降低) 如果‘公平’是尺子,它丈量的是社会的什么维度? 正义迟到,是否仍是正义? 当个人利益与公平正义冲突时,我们该如何抉择?"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翻开课本第108页。或许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甚至———推翻自己此刻的直觉。” (板书:8.1 公平正义的价值)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公平 1.公平的含义 情境展示:“上周五放学后,班主任在班级群发布了新学期值日表。小林发现,自己组连续三周被安排在周五放学后值日,而其他三组轮流承担周一到周四的任务。 小林在群里提出异议:“为什么我们组总是周五值日?这样既耽误周末计划,又显得不公平!” 班主任回应:“周五垃圾量最大,需要更有责任心的组负责。你们组上次卫生评比是第一名,所以优先分配。”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们是小组成员,此刻会认同班主任的解释吗?请快速举手表决——— 支持方:认为‘能者多劳,强者多担’合理(举右手) 反对方:认为‘长期固定安排’不公平(举左手) 教师:看来大家对‘公平’的理解存在分歧。这正是我们今天要解开的认知谜题。 (在黑板左侧画出天平简笔画,同步标注) 教师:让我们拆解这场争议的三个核心要素: ①标准———班主任以‘卫生能力’作为分配依据,但小林组质疑‘能力’是否应与‘负担’完全挂钩; ②态度———班主任坚持‘能者多劳’的立场,小林组则强调‘机会均等’的诉求; ③结果———固定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