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9029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34455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欣赏诗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南宋) 陆游(南宋) 认识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中年时期九年的从军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激情。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宋孝宗乾道二年,陆游被罢官还乡。他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诗歌风格豪迈。 体会情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南宋) 陆游(南宋) 愿收复失地,统一中原,报效国家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 游山西村 陆 游 返回 整体感知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朗读诗歌 tún kòu chóng guān xiāo hún 莫笑农家 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在丰收之年用丰足的菜肴款待客人。 莫:不要。 浑:浑浊。酒以清为贵。 表现了村民的热情好客,渲染了农家丰收后的欢乐喜悦气氛。 畅游山西村 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话农家腊酒浑浊 腊酒浑 人 情 美 合作探究 有人说首联中的“莫笑”“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莫笑” “足” 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写出了丰收的景象,表现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热情好客的风尚。 暗 明又一村。 译文: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 疑:怀疑。 暗:暗淡。 畅游山西村 山 水 柳 花 重 复疑无路, “疑”字一方面写出山水的曲折蜿蜒、道路的难寻难辨; 另一方面写出诗人留恋郊野、陶醉山水的沉迷自失的神态。 “又”字渲染出诗人沉醉其中时突然发现眼前这个绿柳成荫、山花娇艳的秀美村庄的喜悦心情。 风 景 美 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又蕴含怎样的哲理? 哲理:现实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道理。 描写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译文: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冠简朴,古时的风尚仍然保存。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春社: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灶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畅游山西村 民 风 美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热闹的乡俗民事,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淳朴的乡土民俗与热情好客的乡民的赞美。 请你说说颈联的表达效果?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若:如果。 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 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译文:今后如果还能容许我清闲无事,乘月漫游,我会拄着拐杖随时敲开你的家门。 畅游山西村 说说《游山西村》的尾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写主人殷勤,客人留恋。这不仅说明了诗人与当地村民相处得非常愉快、融洽,也表达诗人对山西村无限喜爱之情,也抒发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归纳主旨: 诗人通过游览山西村,刻画了热情好客的村民,如画的风景,古朴的民风,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探究深意: 我们从诗中只读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吗?还包含其他情感? 链接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