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9326

2025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299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三次,试题,历史,考试,诊断,2025届
  • cover
凉山州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历史 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中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48分) 1.据克罍、克盉铭文记载,周王册封召公奭之子克为燕侯,命其管理羌、马等氏族,并授予相关仪仗、臣属与礼器。这一史实最能说明西周分封制() A.通过宗法血缘巩固地方统治 B.以礼乐制度规范等级秩序 C.推动不同族群的融合与管理 D.削弱诸侯对周王室的依附 2.魏晋时期,许多文人雅士热衷于服药行散,追求一种“飘飘欲仙”的状态,甚至将其视为一种时尚潮流。行散需要穿着宽松的衣服,且要不停走动来散发药力,这使得宽袍大袖的服饰风格大为流行。这种现象反映了() A.社会动荡下文人精神的迷茫与寄托 B.经济发展推动服饰文化的创新 C.医学进步促使人们追求养生之道 D.儒家思想对社会风尚的深刻影响 3.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三国时期的曹魏视为正统,以魏纪年。而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著《汉晋春秋》,则以蜀汉为正统,称“晋承汉统”。二者对正统王朝认定不同的根源在于() A.所处时代政治形势的影响 B.史书编写目的的差异 C.对三国历史人物的好恶 D.史料掌握程度的不同 4.在两宋时期,宋辽、宋夏之间既有战争冲突,也有频繁的和议往来。在和议后的交往中,双方互派使者,宋朝使者多由饱读诗书、精通礼仪的文官担任,辽和西夏的使者也多是熟悉中原文化、善于言辞之人。这些使者往来现象反映了() A.宋朝军事力量远超辽和西夏 B.双方在文化交流上相互认同 C.宋辽、宋夏之间已无战争隐患 D.少数民族政权已经完成汉化 5.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六部尚书和御史台官员可以“互相纠举”,同时,六部尚书有权对御史台官员的失职、违法等行为进行弹劾,御史台官员也可对六部尚书的政务过失等进行纠察。这一举措() A.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B.避免了官员贪污腐败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D.完善了地方监察制度 6.汉阳铁厂采用“官督商办”的运营模式。张之洞在创办过程中,不仅为其购置先进设备,还通过给予一定的优惠,如减免部分税收、提供低息贷款等方式,助力其发展。在创办后的几年内,汉阳铁厂逐步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部分产品自给,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据此可知,该厂() A.得益于政策扶持,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 B.过度依靠政府,发展缺乏自主性 C.单纯追求优惠,忽视产品质量的提升 D.拥有独家特权,阻碍行业共同进步 7.19世纪末,上海地区出现了许多以“机器缫丝”“机器轧花”等为名的企业。这些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远销国内外。与此同时,传统的手工纺织业逐渐萎缩,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近代工业的布局开始向内地扩展 B.传统手工业在近代完全被机器工业取代 C.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了转型趋势 D.西方先进技术的引入导致民族工业衰退 8.有学者指出:“革命党(同盟会)从立志革命那天起,就没打算发动群众。他们以“先知先觉'自居,认为流血牺牲即可拯救“群氓';又因义和团运动的破坏性记忆,对底层动员充满警惕,甚至镇压农民自发革命,与立宪党人共同维护“秩序第一'。”以下选项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使得革命党无法动员农民参与革命。 B.革命党人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