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9709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2993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答案,练习题,同步,上册,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上册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A组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秦汉地方长官称为“牧、守、令”,即“主人”的意思。宋代地方长官为知府、知州,“知”是代理,名义上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这一变化反映了(  ) A.选官用官制度的完备 B.中央对地方管辖的加强 C.基层治理体系的建立 D.地方官员素质显著提高 2.(2024广东广州期末)宋代以“三帅”分别管理禁军;设立“二府”和“三司”,让枢密使和宰相“对掌大政”;又规定财政收入由各路的转运使主管。由此可见,宋朝政府运作推崇(  ) A.强干弱枝 B.崇文抑武 C.内重外轻 D.事权分立 3.唐代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这主要是因为(  ) A.人口数量的增加 B.选官制度的改革 C.政治环境的改变 D.经济结构的变化 题组2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4.澶渊之盟后的百年间,北宋每年给辽“岁币”,宋辽之间“人户安居,商旅不绝”。这说明(  ) A.岁币支出负担沉重 B.宋辽政权从此不再对立 C.和议带来双赢局面 D.北宋屈辱求和有失国威 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这段话反映的是(  ) A.北宋与辽的友好往来 B.北宋向契丹送纳贡金 C.宋辽之间的贸易往来 D.北宋向辽交纳“岁币” 题组3 王安石变法 6.“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配)之弊。”据此可推知青苗法(  ) A.使农民摆脱了高利贷的繁重盘剥 B.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 C.使政府实现了对经济的有效调控 D.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7.庆历新政是宋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社会改革运动。两次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  ) A.触动了大地主和大官僚利益 B.新法用人不当并危害百姓 C.支持变法的皇帝去世,失去支持 D.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政令 8.据史书记载: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年税收剧增到52 101 029石。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20年之用。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 A.缓解了财政困境 B.触及了权贵利益 C.改善了百姓处境 D.实现了富国强兵 题组4 南宋的偏安 9.建炎南渡后,不少官员主张定都建康(今南京),但赵构认为建康紧靠长江,金兵随时会过江,最终迁都临安。临安城水网密布、湖泊纵横,是抵御金人骑兵的天然屏障。就算金兵打来,还能直接逃亡海上。这反映了南宋统治者(  ) A.偏安苟合的心态 B.无为而治的思想 C.避战保民的理念 D.故土难离的悲情 10.南宋初年,岳飞指挥的岳家军在与金军的对抗中战绩卓著。然而,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将岳飞等拥有兵权的武将视为心腹大患,不断对其加以遏制、打击。这表明(  ) A.南宋朝廷秉承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B.秦桧唆使宋高宗投降金国 C.岳飞抗金活动耗空了朝廷的财政 D.宰相专权使南宋政治黑暗 B组关键能力提升 11.下表中文学家所任官职反映出宋朝政治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 姓名 曾任官职 职权范围 范仲淹 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负责边防 晏殊 枢密使 负责管理全国军政 欧阳修 枢密副使 协助管理全国军政 A.文官出任地方长官 B.文官掌部分兵权 C.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D.节度使变为虚衔 12.宋人评论道:“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以边臣用心者,谓之引惹生事,以搢(缙)绅虑患者,谓之迂阔背时。大率忌人谈兵,幸时无事,谓敌不敢背约,谓边不必预防,谓世常安,谓兵永息,恬然自处,都不为忧。”该评论旨在(  ) A.赞扬宋辽和议英明 B.担忧朝廷武备松弛 C.批判缙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