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9716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3752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答案,练习题,同步,上册,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上册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A组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经济的发展 1.下面是开凿于西夏中晚期的瓜州榆林窟壁画《锻铁图》(摹绘)。图中鼓风用的竖式双木扇风箱是当时先进的鼓风设备,可打制包括兵器在内的精良铁器。此图可用于研究当时(  )                  A.经济转型的趋势 B.西夏百姓的生活水平 C.国家分裂的态势 D.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2.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交易。这种交易属于(  ) A.朝贡贸易 B.海外贸易 C.边界贸易 D.民间贸易 3.南宋政府规定:“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有亏蕃商者,皆重置其罪。”这些规定(  ) A.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B.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C.大大推动了纸币的普及 D.增进了宋辽两国的友谊 题组2 社会的变化 4.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的首选。蔡襄曾对此有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反映了宋代(  ) A.社会成员等级界限消失 B.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C.商业发展推动婚姻自主 D.门第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5.魏晋时期,依附于豪强的农民被称为“佃客”,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有劳役杂务,战时则武装为私兵。到了宋代,租佃关系普遍,无地农民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承担契约关系以外的杂役。这一变化(  ) A.体现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B.导致土地兼并不断加剧 C.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平等化 D.减轻了百姓的赋役负担 题组3 儒学的复兴 6.(2024广东肇庆期末)有学者认为,宋代文学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格,整个文学领域弥漫着浓郁热烈的议论风气。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篇末议论千古不朽。类似情况在其他文学家的作品中也随处可见。这反映了当时(  ) A.复兴儒学的实际需要 B.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 C.文学体裁的创新发展 D.通俗文学的日益流行 题组4 文学艺术和科技 7.据统计,元杂剧中涉及关羽的戏多达13种,元杂剧不仅把关羽塑造成了一位有勇有智、有胆有识、威武雄壮、气节忠贞的英雄形象,同时还把关羽塑造成一个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的清官形象。这体现了元杂剧(  ) A.提升了艺人的政治地位 B.承载着民众的愿望诉求 C.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融 D.吸收了京剧的表演风格 8.蹴鞠运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宋代开展最为广泛的则是“寒食蹴鞠”民俗活动。宋代文人张敦礼的画作《闲庭蹴鞠图》(如下图)还原了这一民俗活动。该图体现了(  ) 宋代张敦礼《闲庭蹴鞠图》 A.商品经济繁荣的时代风貌 B.宋代民众生活的多姿多彩 C.绘画创作的史料价值最高 D.民间体育与艺术审美结合 9.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败。这表明当时(  ) A.火药被运用于军事 B.火药已经得到普及 C.中西文化交流增强 D.崇文抑武方针改变 B组关键能力提升 10.南宋时期,出现了“圩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稻麦两熟制得以推广,也有在水稻收割后种植其他粮食、蔬菜油料作物或绿肥作物。这些现象(  ) A.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 B.表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受到当时土地政策的影响 11.宋代流行“榜下捉婿”,即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苏东坡有诗云:“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王安石也说:“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 A.理学思想成熟 B.商品经济繁荣 C.社会阶层流动 D.女性地位提高 12.下面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