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 2.学会解读史料,培养史料实证意识。 3.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等精神,懂得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 课前学习任务 【独学】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完成填空。 1.台儿庄战役 时间 年3月地点山东 指挥第五战区司令 歼敌歼灭日军 多人意义抗战以来中国 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武汉会战 起止时间 年6月-10月双方兵力中国: ;日军: 多万典型战役江西 战役(击毙日军 余人)结果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意义日本企图 。 3.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年12月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经过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打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大批日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结果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意义这次会战的胜利,在 产生了积极影响。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台儿庄战役 1.日本为什么要进攻武汉? 2.阅读课本96页相关史事,说说你能感受到中国爱国官兵的一种什么精神? 3.材料:“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思考:如何理解李宗仁说:“举国若狂……一线曙光……台儿庄战役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4.【群学】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温馨提示】从指挥者、作战人员态度、战略等……多角度思考。 【学习任务二】武汉会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位置十分险要,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将部分重要军政机构迁到武汉,包括自苏联所得到的军事及技术援助(苏联航空志愿队)。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材料2:日本政府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迅速攻取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尽快结束战争。 结合材料说一说日本进攻武汉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课本97页相关史事,思考:你如何评价花园口决堤事件? 3.材料:由于中国军队各处顽强、持续的阻击,先后炸沉日军舰船23艘,炸毁飞机16架,中国海军在长江水道上,同日军激战,迟滞了日军沿长江的进攻。各路日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迟至10月底才完成由东、南、北对武汉的三面包围。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军妄想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的战略计划,掩护了民众、物资、重要机构、工厂、学校等向内地转移。 结合材料说说,中国军队撤出武汉导致武汉失陷,这场战役的意义何在? 【学习任务三】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惨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习任务四】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1.材料1:毛泽东说:“这个军队(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自今年四月起,在日寇进攻面前,大部分国民党军队是打不得仗,一触即溃的。”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同赫尔利的谈话》 (1944年11月8日) (1)请运用相关史实印证毛泽东对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抗战的评价,并简要分析国民党军队抗战表现前后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异常惨烈,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