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7418

2024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卷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14762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2024,多民族,解析,练习,巩固
  • cover
七上历史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安徽省淮南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睡虎地秦简(如图)以年份为线索,完整地记录了墓主人“喜”的一生。根据图中的《编年纪》可知,“喜”参加的战争应该为下列选项中的( ) 睡虎地秦简《编年纪》节选 秦灭六国之战 B.秦北击匈奴 C.秦南征百越 D.秦末农民起义 2.(25-26七年级上·广西玉林·期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只有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若使用这些称谓或物品则被视为僭越。这一规定(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规范日常行政用语 C.凸显皇帝独尊地位 D.促使秦朝成为大国 3.(25-26八年级上·天津·期中)下表是“郡”的金文,据字形及释义推断,郡县制的设置( ) 字形 释义 由“君”、“邑”(城池)构成,含义为“君主直辖的城池”。 削弱了君主权力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推动了城市建设 4.(2025七年级上·湖南·专题练习)下列史料是某研讨小组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收集到的素材,其研讨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秦朝赋税制度的演变 B.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D.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5.(25-26七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史料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 A.大禹治水的故事 B.想象的孔子画像 C.《史记·秦始皇本记》 D.出土的秦朝古钱币 6.(25-26七年级上·江西九江·期中)“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这一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 7.(25-26七年级上·四川内江·期中)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 A.辽东、临洮 B.临洮、辽东 C.山海关、嘉峪关 D.山海关、临洮 8.(25-26七年级上·安徽宣城·期中)云梦睡虎地秦简《编年记》载,秦军“攻韩、伐赵、取楚”后,疆域“东到东海,西至陇西,南达南海,北至长城”,与考古发现的秦代疆域界碑印证。这直接说明秦朝疆域( ) A.未涉及南方地区 B.已涵盖多方位区域 C.最北至西域地区 D.与战国时完全一致 9.(25-26七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教材中对秦二世的描述为“秦二世在位时为巩固帝位,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兄长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由此可见,秦二世在位时期在治理国家方面表现为( ) A.赋税沉重 B.徭役繁多 C.大兴土木 D.君主昏庸残暴 10.(25-26七年级上·江苏扬州·期中)“大泽(乡)称雄漫卷尘,渔阳暮鼓断西秦。王侯将相何其志,百尺竿头越楚津。”该诗提到的这一事件( ) A.使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 B.发生于公元前207年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11.(25-26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关于秦朝的灭亡,贾谊认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天下苦秦久矣”,班固则强调“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三人都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源在于( ) A.中央集权的开创 B.百姓生活艰苦 C.秦朝皇帝昏庸 D.统治者实施暴政 12.(24-25七年级上·江苏无锡·期中)下表是某班排练的一部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第一幕:鸿门宴 第二幕:决战彭城 第三幕:垓下之战 第四幕:自刎乌江 A.平王东迁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赤壁之战 13.(安徽省淮南市2025-2026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