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94096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1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共1课时)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42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 cover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抓关键词句来把握文意,分析思路,理解文章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不光要明白文章 “讲什么”“怎么讲”,更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讲”。 3.体会作者面对困境,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以及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说明方法。 2.理解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要使用某种说明方法。 2.理解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连环追问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一个人生性热爱大海,甚至不顾父母的反对 ,航海出行,却不幸遇到风暴,船亡友死,他自己则漂至荒岛,这个不幸又幸运的人就是———鲁滨逊。鲁滨逊在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可能面临的是他一辈子最大的困境:如何生存。大家知道吗?人类现在也陷入了这样的困境中。请大家跟我一起看看,人类究竟遇到怎样的困境,他们又是如何来解决的。 二、文章整体感知。 1.3分钟阅读课文,思考:人类面临怎样的困境?(从文中找原句) 明确:可耕地资源 ,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2.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明确:开发大海,让大海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板书标题: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3.标题里的“粮”指什么?(从文中找原句) 明确:粮食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粮食指传 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等,题目中的“粮”指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在文中具体指:藻类、浮游生物、鱼虾。 三、文章主体部分研读 1.海洋物产丰富,生物繁多,为什么藻、浮游生物、鱼虾能成为海洋“粮仓”中的主要粮食? 明确:它们的产量都很大。 2.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的产量都很大?(顺带明确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明确:例如 (1)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 年的生产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产量的15倍。(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突出了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产量很高。注意例子中的“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表达作用) (2)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 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运用分类别、举例子清晰准确地说明了单单就我国沿海来看,可食用的藻类就非常众多。 (3)有人作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 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列数字,准确科学地说明了浮游生物的产量巨大,足可应付人类的需要。 (4)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 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了南极磷虾产量之高。) 3.既然藻类、浮游生物、鱼虾的产量 都很高,都是海洋“粮仓”中的重要成员,作者为什么要把藻类放在第一个写?课文第六段不是说“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按照人们的认知习惯,不是该考虑从读者最熟悉的鱼虾开始介绍吗? 明确:(1)从结构上考虑,承接上文。课文第三段与四、五、六段是总起和分述的关系,从藻说起,承接了第三段举例中对藻类产量高的说明。 (2)从说明顺序的安排上考虑,作者是按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排列的。也就是说,藻类是海洋“粮仓”中的最重要的食物。 4.藻类为什么是未来海洋粮仓中最重要的食物, 而其他两类不是呢?三者不是都具有产量高的特点吗?请从课文中寻找依据。(启发学生不光要从课文中找到藻类的优势,还要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分析浮游生物、鱼虾劣势,从而明确藻类的优势所在) 明确:藻类不光产量高,而且 开采易、营养价值高;浮游生物、鱼虾产量虽高,但需要高新的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