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1465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 唐诗三首(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932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
    24 唐诗三首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 A.挂罥(juàn)  翩翩(piān)  邺城戍(shù) B.塘坳(ào)  老妪(yù)  口称敕(chì) C.两鬓(bìn)  突兀(wù)  辗冰辙(niǎn) D.布衾(jīn)  幽咽(yè)  风怒号(háo)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1)吏呼一何怒    一何: 多么  (2)犹得备晨炊    犹得: 还能够  (3)八月秋高风怒号  号: 号叫  (4)秋天漠漠向昏黑  向: 接近  (5)翩翩两骑来是谁  翩翩: 轻快的样子  (6)回车叱牛牵向北  回: 掉转  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高者挂罥长林梢 长夜沾湿何由彻 B.卷我屋上三重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八月秋高风怒号 高者挂罥长林梢 D.下者飘转沉塘坳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D) 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B.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C.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5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C) A.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对偶) B.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比喻) C.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排比) D.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设问)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A.《卖炭翁》选自《白居易集》。白居易,字乐天,号易安居士,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B.《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 D.“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7默写。 (1)《石壕吏》中,表现人民长期深受兵役之苦(或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是: 吏呼一何怒 ! 妇啼一何苦 !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展现了推己及人的“大爱”情怀。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俄顷风定云墨色 , 秋天漠漠向昏黑 。 (3)白居易《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艰难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运用肖像描写,表现出卖炭翁劳动艰辛的诗句是“ 满面尘灰烟火色 , 两鬓苍苍十指黑———。 【课内阅读】 阅读《石壕吏》,回答问题。 8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老妇一家的遭遇,这个字是 苦 。 9请赏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答: 这两句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两个“一何”,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下文的诉说营造出悲愤的气氛。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问题。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11请对下面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答: 这几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的心情。  阅读《卖炭翁》,完成下列各题。 12这首叙事诗中直接表达诗人对卖炭翁情感态度的词语是 可怜 。 13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苍苍”意思为“茂盛的样子”,有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