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校交流2025 届高三第六次联考 历 史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吕氏春秋》记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司马迁也说:“帝乙长子曰徼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制维系了家族内和谐 B.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C.已经具有较强的嫡庶观念 D.原始的禅让民主遭到破坏 2.如图是甘肃敦煌莫高窟323窟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右上角的画面,描绘了甘泉宫内,立着两尊佛像,汉武帝正带着群臣礼拜,后人解读为“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该壁画 A.见证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功绩 B.属于研究汉代历史的第一手史料 C.有关佛教史实错误故无史料价值 D.充分说明汉武帝对佛教特别尊崇 3.据《新唐书》记载,“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令式:章程)”。这表明唐朝 A.是古代疆域最为广阔的王朝 B.开始设置机构管理民族事务 C.实现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 D.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4.据《宋史·食货志》记载:“绍兴六年(1136年),知泉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大食蕃客啰辛贩乳香直三十万缗,纲首蔡景芳招诱舶货,收息钱九十八万缗,各补承信郎”(市舶纲首就是出海商队的商人首领)。该现象折射出 A.北宋海外贸易繁荣发展 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南宋税收结构发生变化 D.选官制度出现实质转变 5.佛教“世俗化”的说法似乎暗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佛教不断衰落的过程,但是结合中国佛教的性质而言,佛教在适应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并未失去大乘佛教的基础教理以及佛教的基本品格。这说明 A.佛教的中国化不等于世俗化 B.佛教传入后不断走向衰落 C.中国文化已经完全同化佛教 D.官方哲学对佛教并不包容 6.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首先公布了《待百姓条例》,其中规定:不要钱漕,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每年所得米粒,全行归于天王收去,每月大口给米一担,小口减半,以作养生之资。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完善了《天朝田亩制度》 B.实现了均田均富的革命设想 C.严重脱离了农民实际需求 D.对当时社会进行了初步改造 7.近代历史发展中,报刊传媒是“开民智”的重要工具。阅报社肇始于1898年湖北汉口,随后,各地阅报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下表是清末阅报社参与者身份的统计表,对此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清末阅报社参与者身份统计表(单位:%) 官吏 政府机构 士绅 民间社团 市民 18.93 16.57 38.47 18.93 7.10 A.区域分布极不平衡 B.戊戌维新影响深远 C.官办性质占据主导 D.参与者群体平民化 8.抗战初期,陈云以自我为例讲述个人成长历程:“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国民革命后开始相信共产主义”;徐特立的看法也较为接近,“1924年我由欧洲回国,结交了一些共产党员,这时我不了解共产主义”,“我加入共产党是大革命失败后一个月”。从中最可以看出 A.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B.大革命警示中共要掌握独立武装 C.革命理念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检验 D.国民革命培养了后期的骨干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