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皖东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五月历史临考适应卷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研究表明,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的碳化植物遗存中,稻谷占食用植物总量的82%,而橡子、菱角等通过采集获取的野生植物资源占比17%。这最能印证() A.长江流域最早进入了农业社会B.原始农业与采集经济长期并存 C.稻作农业已取代采集渔猎活动D.作物多样性成为农业生产特征 2.东汉顺帝阳嘉年间,时任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即由公府主考,“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公府考毕,再由尚书台复试。这一变化表明东汉察举制() A.取士从以德取人变为以能取人B.保证了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 C.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D.蕴含着向科举制变化的因子 3.孝文帝之前,北魏官员不设俸禄。484年,在冯太后主持下,孝文帝诏令建立了以农业赋税为基础的百官俸禄制。迁都洛阳后,他将在职宗室、武人都纳入考课机制,实行三年一考,并设置精细的考核标准。这些措施旨在() A.整顿改善吏治B.推进基层治理C.减轻百姓负担D.改革官员选拔 4.下表中唐宋间人口与耕地的数量在官方统计与实际层面差异呈现不同特点主要原因是() 人口数量 耕地数量 唐天宝十四年 北宋大观四年 唐天宝年间 北宋元丰六年 官方统计数额 52919309 46734784(男丁) 8700余万(总人口) 4.84亿亩 4.617亿亩 估算实际数额 7000-8000万 约1亿 6.2-6.8亿亩 7-7.5亿亩 注:北宋官方人口统计数据仅为男丁数量,历史学家据此推算当时总人口为8700余万 A.土地政策的调整B.赋税制度的变革C.社会管控的松弛D.疆域面积的盈缩 5.公元1380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1382年,置都察院。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对应明朝的13个行省,总计设立七品监察御史110人。从机构编制规模来看,都察院监察御史人数比御史台扩大了2倍以上。据此可知,都察院的设立() A.提高了监察机构的效率B.加强了政府监察力度 C.扩大了监察御史的权力D.拓宽了行政治理渠道 6.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中外“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放弃中体西用思想B.民族主权意识增强C.强调改革政治制度D.强调协商解决问题 7.如表所示为1894-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与外资的投资种类差异(%)。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中国() 1894年 1914年 1920年 外资 民资 外资 民资 外资 民资 工业资本 25.30 2.28 55.32 11.64 55.65 14.84 商业资本 43.44 74.89 36.82 67.30 36.40 58.87 金融业资本 31.26 22.83 7.86 21.06 7.95 26.29 A.民族工业发展空间萎缩B.民族企业规模扩大 C.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D.民族工业基础薄弱 8.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图所示资料,其探究的主题是() A.国民党统治迅速覆灭原因B.中共革命道路的探索 C.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进程D.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9.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37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北京,会议一致通过了“加紧争取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运动、拥护召开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等多项决议。此次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当时中国() A.对国际和平事业积极支持B.对睦邻友好政策的深化 C.践行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D.打破西方外交封锁局面 10.1976年,中国90%的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到1985年,中国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由1980年的90%锐减到5%;2003年,国家推行由农民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中国91.5%的农民参加了新农合。这一演变主要缘于() A.社会保障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