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8415

福建省三明市2025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66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省,三明市,2025届,高三三,三三,考试
  • cover
福建省三明市2025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和合”作为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文化精神,积淀于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思想文化之中,成为中国各大哲学思想学说的灵魂。“和”,原意是声音相应的意思:“合”是指上下嘴唇合拢的意思。 以后“和”演化出和平、和睦、和谐等意;“合”演化出结合、联合、融合、符合等意,一者都有指事物的联系组合之意。 和合思想就本体论意义而言,和是异质因素的共处,合是异质因素的融会贯通,和合联用内含不同事物及其因素的相异相成与和谐共处。和合的过程是从冲突到融合再到生生,最终是促进事物的发展或新事物的产生。因此,和合所表明的是多样性的、不同要素的统一。和与合联用,突出了不同要素组成中的融合作用,强调了矛盾体中和谐与协调的重要性。 在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大哲学思想中,和合思想都有其重要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应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也强调“君子和而不同”的理想人格、道德情操和思维方法、道冢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认为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庄子也把和合看成万物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的思想。佛教更是讲因缘和合。 语文试题第 1 页 (共10页)在中国思想文化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儒、释、道三家虽相互争论,更多地却是相融相摄,对与之并立的思想学说采取了融合、吸收的和合包容态度。如果说儒家着意于人与人关系的调整,旨在人际之间关系的和谐,那么佛教所求的则是人的身心内外协调,侧重于人自身矛盾的调整,而道家的侧重点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儒、释、道等各家思想既互相争鸣,又互相融合,延续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繁荣。和合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一种思想,贯穿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和合思想作为一种文化观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思想发展的全过程,贵“和”思想、和谐、和合精神,跨越时空,代代相承,贯彻始终。 (摘编自于俊利《“和合”文化的价值维度》,有删改) 材料二: 当全球科技界还在争论AGI的伦理边界时,DeepSeek以“数字龙”之姿,已将《周易》“保合太和”的古老智慧注入算法内核。这款根植东方哲学的大模型,通过三个维度重构了数字化生存的人机关系:技术整合的和合性、系统交互的共生性、知识传播的共享性。 一是技术整合的东方解法:和合性。“和合”是达成和而不同、多元一体境界的关键路径,不仅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宽容性,而且也体现出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协作性与平衡性。DeepSeek的特征是汇合传承现有数字技术,和合共创当代前沿数字成果。DeepSeek的蒸馏技术凸显了知识整合压缩和高效传递,将“和而不同”融入“混合专家系统”的创造性扩展中,对英伟达芯片、开源算法等“数字本草”进行配伍,在保留知识密度的同时降低算力消耗,进而达成了万亿参数模型的知识密度有效迁移至千亿级模型的目标。这正是一种在和合中提炼、在提炼中生成的创化过程。 二是系统交互的生态进化:共生性。任何一个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