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课题 9.3.1《撒哈拉以南非洲》 单元 九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设计上打破了传统区域地理的学法,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知识拆分并糅合在人文地理知识中。这样的安排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有利于学生对区域特征的整体把握。教材通过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以及人口、粮食与环境等问题。同时,教材还强调了人地协调观这一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022新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归纳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运用图表,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归纳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综合思维】运用图表,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文化的影响。【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认识非洲发展中国家需要独立自主、因地制宜地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地理实践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以及运用资料说明或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他们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然而,七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尚有不足,对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习起来可能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创设情境,提供具体感知,借助形象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同时,还需要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区域认知素养。(重点、难点)2.运用相关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文化习俗,以及气候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素养。(重点) 材料准备 教师查询最新的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非洲大草原之美 观看视频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74—P75,读图9.2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地形,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读图9.21,在图中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本初子午线,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2)读图9.21,在图中找出撒哈拉沙漠、印度洋、大西洋,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海陆位置。【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纬度范围大致位于北回归线(23.5°N )以南到35°S之间,以热带地区为主;经度范围大约是:18°W~40°E,位于东半球。②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学习活动二】自然环境特征【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74—P75,读图9.2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地形,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地形地势观察图9.21,在图中找出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等地形区;结合课文,描述该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略)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点:以高原为主。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被称为“赤道雪峰”。【问题引领2】河流湖泊(1)读图9.21,在图中找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