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9146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349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二,学期
  • cover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在语言理解、图像处理、逻辑推理等领域表现出了超越人类的能力,开始影响乃至重塑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人工智能是否会最终替代人类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尽管人工智能可以相对容易地完成一些对于人类来说比较困难的任务,比如生成语言、创作诗歌、写作报告,但一些人类能轻松完成的事情,实际上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却非常复杂,仍无法完成。虽然人工智能可以成为研究者的辅助工具,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研究者。人工智能仍然做不到像人类研究者一样提出新的研究问题,缺乏人类所具有的批判性思维,无法进行真正的理论创新,产生新的科学知识。虽然人工智能还在飞速发展,不断推广应用,但人类通过不同阶段的教育获得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将越来越重要,成为核心竞争力,促使人类研究者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分析解释问题的本质,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产生新的知识,实现科学知识的创新。因此,批判性思维仍然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的关键。 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是批判性思维过程的第一步。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社会科学学科的创新研究,都始于问题意识。研究者只有提出新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才能做出产生新知识的创新性研究。爱德华·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中强调了问题意识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历史学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事实,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假设来主动选择和解释事实。他主张,历史学家应意识到这种主观性,在研究中保持批判性思维,避免简单化或片面化。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性。 在文学与文化研究中,问题意识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南开大学陈洪先生的新著《出仙入凡说封神》以严谨、严肃的学术研究为基础,深入浅出地揭示《封神演义》深层的、有趣的内蕴,通过对《封神演义》这部文学作品的研究,增进了对相关中国文化传统的了解。这样一部定位于文化普及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著作,其中却贯穿了作者鲜明的问题意识。例如,姜子牙的历史地位经过了哪些曲折变迁?神秘散仙陆压与陆西星有何关联?哪吒何以成为“魔童”?黄飞虎与关羽的形象有何相似之处?《封神演义》与《西游记》孰先孰后?陈洪先生也对上述问题作出了适当的解读。正因如此,《出仙入凡说封神》才会成为“一部有知识、有思想、有可读性的文学/文化读物”。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往往源于研究者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指出,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异常现象,即与理论预测不符的观察或实验结果。他认为,“科学在异常的海洋中前行”。这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在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考察中,社会科学研究者凭借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会发现与现有理论或常识解释不一致的异常现象,由此提出新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批判性思维在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辨别信息真伪、应对复杂问题,推动知识进步和创新。通过质疑和反思,提出新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只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批判性思维”既有“批评”的含义,也包含“评论性的分析和判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