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魏晋时期政权林立、社会动荡,私铸铜钱现象时有发生。及至唐朝前期,虽政局稳定,该 现象却更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唐朝前期 A国家疆域的扩大 B.货币政策的宽明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冶铜技术的提升 4.图2、图3分别为宋代与清代南方农作物分布示意图。与宋代相比,清代南方农业 用候四路 南水 园川水解态村 南水稻小岁 经济作物区 经林作物 长纱下 长江中静水稻 水稻杂粮区 云贵杂粮水稻区 龄南水稻蘑草区 图2 图3 A生产方式更先进 B.粮食产量更高 C.专业化生产更强 D.发展更有活力 5.1848年徐继畲撰成《瀛寰志略》一书,该书有三大资料来源:第一,与多位西方人士会面时 所获资料;第二,“泰西人的汉文杂书”;第三,历代官私史书史志、山经地志等。这体现了 作者 A融通中西、平等友好的国际意识 B.洋为中用、借古喻今的学术追求 C.严谨治学、责任担当的时代精神 D.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的政治愿望 6.20世纪20年代,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其中“社会主义成为公认的、最时髦的新思潮”。同 期的西方,翻译和传播中国儒、墨、道各家经典的社团纷纷涌现,《道德经》和《南华经广 为畅销,出现了“中国文化热”。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对西方近代文明的重新审视 B.战后国际格局提供的稳定环境 C.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国际影响 D.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自然属性 7.图4是(青年实话》中一段关于“查验路条”的描述。这段描述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1933年的一个黎明,我从麻油坑(地名)经过。突然,尖锐的女声问话传来:“同志, 有路条吗?”我回答她:“没有。”“你没有路条,不准通过;我们要把你扣留起来,送到乡 苏去。”…最后我把介绍信给她看,因为地不识字,于是叫男同志来看,一个看了还不 算,再给第二个看,证实了才放行。 图4 A,有较强的政治组织能力 B.视严明纪律为首要任务 C,在苏区实行军事化管理 D.将战斗经验在后方推广 高三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8.图5是一首流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之间的诗歌。该诗歌的流行主要是 因为 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遇上“九妖十八怪”。 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饭,不能到前方抗战; 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 图5 A延安是中共领导抗战的战略总后方 B.边区大生产运动保证了物质供应 C,中共抗战活动与知识分子产生共鸣 D.战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西移 9.建国初期,政府组织众多公营剧团在各地进行展演。1953年,文化部为其拟定了一份剧 目列表。图6为该剧目列表的摘选。选取这些剧目展演的深意是 (一)传统刷目:“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刷)、“白蛇传”(京剧、越剧两种)、“孔雀东南 飞”(京刷)、“西厢记”(越刷)。 (二)现代刷目:“为了幸福”(大型歌剧)、“锁不住的人”(小型歌剧)、“夫妻之间” (独幕话刷)、“新事新办”(曲剧)。 图6 A丰富政策宣传方式 B.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C.赋能人民幸福追求 D.娱乐百姓日常生活 10.8世纪中叶,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建立起来。“这时阿拉伯人迫切地要知道财 富的征收、管理和开支各种制度,迫切地要知道有关治理国家组织机构和创制法律等各 种学问”。这一情况缘于 A内部发展的复杂多样性 B.所处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C.自身文化的兼容并蓄性 D.文化桥梁地位的重要性 11.17世纪,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提出:人之异于动物者,在于其社会性,即与其他人类共同 生活的倾向性,而且这种生活必须是安定的、有组织的、与其智识程度相当的。格劳秀 斯持此一说主要是为了 A摆脱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B.引领启蒙运动的发展方向 C.强调民族国家权益合法化 D.论证国际法存在的必要性 12.表1是巴黎公社运动发生后欧洲其他主要国家国内的反应情况。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运动给欧洲带来的影响是 高三历史试题第3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