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0546

单元素质评价(一)(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六章 北方地区) 同步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12931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单元,八年级,人教,学年,2024-2025
    单元素质评价(一)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六章 北方地区) (4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农业类型———东耕西牧 B.人口和城市———东疏西密 C.传统民居———南平北尖 D.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人文地理特色。符合“旱地种小麦,喜食面食,有民居四合院……”的是 (B)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差异。第1题,我国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北方地区降水少,传统民居是南尖北平;南方地区河湖密集,北方地区平原广阔,我国传统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第2题,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 毫米。农业以旱地为主,因气候关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北京有民居四合院。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3、4题。 3.从M到P能反映东部地区某地理要素递减变化的是(C) A.人口密度 B.粮食产量 C.热量分布 D.地势变化 4.关于图中山脉①以北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C) A.多旱地,产水稻 B.能源矿产缺乏 C.河流有结冰期 D.人均水资源丰富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的地理区域差异。第3题,题中M纬度低,热量多;P纬度高,热量少,从M到P热量分布递减。第4题,①山脉为秦岭,该山脉以北多旱地,种植小麦、能源矿产丰富、冬季河流有结冰期、人均水资源缺乏。   【生活情境题】温室大棚可以提高热量、改善光照、减少蒸发。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的山东、河北两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利用温室大棚发展冬季蔬菜生产,为京津地区提供大量蔬菜。读温室大棚示意图,回答5、6题。 5.北方地区冬季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B)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6.山东、河北大力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主要原因是 (B) A.交通便利 B.市场需求大 C.气候条件好 D.土壤肥沃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图文分析能力和影响农业发展的地理要素。第5题,山东、河北两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气温较低,塑料大棚可以改善热量条件,使蔬菜能在冬季生长。第6题,山东、河北两省大力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主要原因是这两个省份人口多,市场需求大。   (云南学业考)读东北三省示意图,完成7、8题。 7.下列描述符合东北三省特点的是 (C) A.地表崎岖,峰岭众多 B.水田连片,油菜金黄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气候冷湿,茶园遍布 8.图中四地的农业发展,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 A.①地大面积种植大豆 B.②地发展林业及林下种植 C.③地发展粮食综合生产 D.④地沿海发展水产养殖 【解析】本题组考查东北三省自然环境及农业发展状况。第7题,东北三省地形主要为平原与山地;东北三省热量不足,主要耕地类型为旱地,不是水田;热量不足,不适合种植油菜;东北三省周围高山环绕,内部是东北平原,最外层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和鸭绿江,具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特点;气候冷湿,不适宜种植茶树。第8题,①地为内蒙古高原上呼伦贝尔草原,适合发展畜牧业;②地为大兴安岭,适合发展林业及林下种植;③地为松嫩平原,土壤肥沃,适合粮食综合生产;④地沿海滩涂广布,适合发展水产养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流域地形、地貌的发育也起到重要作用。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图1)、某地地貌景观图(图2),完成9、10题。 9.图2所示的地貌景观主要分布于图1中的(B)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0.图2所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下列可以有效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是(B) A.陡坡垦殖 B.植树造林 C.开垦荒地 D.过度放牧 【解析】本题组考查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