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0586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六章 北方地区 单元整合提分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11120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第五,八年级,人教,学年,2024-2025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六章 北方地区 单元整合提分练   考点一 中国的地理差异 1.(青海学业考)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区为我国的 (半湿润/湿润)区,耕地类型为 。 (2)B线与1月 ℃等温线,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3)C线大致与 山脉、祁连山、 山脉基本吻合。 (4)图中丁地区位于我国 (季风区/非季风区),该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从森林草原、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气温/地势/光照/降水)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考点二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宜宾学业考)“干燥和湿润发生了摩擦,寒冷和温暖拔出了刀戟,马鞭和牛鞭甩在了一起,草场和庄稼展开了拉锯……”这描述的是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的情况。如图为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分布(阴影部分)图。据此回答2、3题。 2.图中“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大致与我国 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 600毫米 3.甲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是 ( ) A.冷湿 B.暖湿 C.干旱 D.高寒 考点三 典型区域—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和北京   (武威学业考)读我国东北三省及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完成4~6题。 4.关于东北三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B.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多内流河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肥沃 D.貂皮、鹿茸、牦牛为“东北三宝” 5.适合在东北三省种植的农作物是 ( ) A.茶叶 小麦 花生 B.棉花 青稞 玉米 C.甘蔗 玉米 水稻 D.甜菜 小麦 大豆 6.据图中信息判断,辽中南工业区是( ) A.轻工业区 B.高科技产业区 C.重工业区 D.综合性工业区 7.(遂宁学业考)读图,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黄土高原位于C太行山脉以西,B乌鞘岭以东,A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B.“风成说”认为:黄土来自蒙古高原、中亚及我国东北内陆地区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导致黄河中游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悬河” D.治理水土流失可在塬面修建基本农田,在缓坡修筑梯田,在沟谷修建小型水库等   (邵阳学业考)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 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水库、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 9.下列有关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完整的古城原有格局和风貌 B.彻底改变古城原有格局和风貌 C.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D.拆除四合院和胡同,建设高楼大厦   东北三省山环水绕,物产丰富,地域特色鲜明;但是东北三省工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缓慢。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阴影区甲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它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人均耕地面积大    B.地形平坦,机械化程度高   C.本地粮食消费市场广阔  D.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2.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遭遇瓶颈,经济增长缓慢。下列解决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积极发展旅游业 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C.开发使用新能源 D.不断提高工业技术水平   (潍坊学业考)经过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开始披上绿装,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随着高原变绿,人们开始富裕起来,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发生好转,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当地人真正领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治理后的景观,据此完成3、4题。 3.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梯田的好处是( ) A.涵养水源 B.美化环境 C.保持水土 D.防风固沙 4.读下面因果关系图,方框中的数字代号①②③④与下列内容字母代号abcd对应正确的是( ) a-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b-城市绿化面积增加 c-农村人口不断减少 d-减少滥砍乱伐,保护森林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