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外国诗两首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熟读成诵。 2.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会鉴赏理解诗中的哲理。 3.感悟作者在困境中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当你满怀期待地付出努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比如精心准备的比赛意外失利,或是真诚待人却遭遇误解? 这样的经历,就像诗人普希金在19岁时遭遇的寒冬———他因思想激进被沙皇流放,在阴冷的驿站写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但你们知道吗?这首诗不是绝望的哀叹,而是用冻结的笔触雕刻出的火焰。今天,就让我们化作"文字侦探",从这首仅8行的小诗中,破解普希金藏在韵脚里的生命密码。 当生活这位魔术师把我们的期待变成"空城计",我们该如 何接住命运发来的这张"烂牌"?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 启这场穿越200年的心灵对话。 新课导入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 俄国诗人。他出身贵族家庭。1836年创办《现代人》杂志,发表政论和文艺批评。其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有: 诗歌:《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诗体小说: 《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作者简介 普希金是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青铜骑士"。 他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他发表了不少诗作抨击农奴制度,歌颂自由与进步。他的创作对俄罗斯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深刻。 作者简介 《普希金诗选》 作者简介 《自由颂》 写作背景 1825年寒冬,沙皇俄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中。普希金因创作反专制诗歌、参与十二月党人进步活动,被流放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这个偏远的南方村庄,将成为诗人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在流放地,诗人与邻居奥西波娃一家结下深厚友谊。当15岁的少女乌丽莎因失恋陷入绝望时,普希金在壁炉前口述此诗,用诗歌搭建跨越代际的精神桥梁。 此诗开创了俄国"哲理抒情诗"新范式,将政治隐喻转化为生命哲思。手稿上留有诗人修改痕迹———原句"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后添"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定",展现从情绪安抚到精神引领的创作深化。 文体知识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哲理诗往往用生动的描写、精彩的议论、鲜明的形象等,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揭示某种人生感悟、社会哲理,促人联想,启人心智。一般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含蓄隽永,意境深远。 哲 理 诗 预习检查 瞬息( ) 忧郁( ) 字 词 积 累 yù shùn 瞬息( ): 幽寂( ): 延绵( ): 荒草萋萋( ):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静寂寞。 yán mián 延续不断 。 qī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 shùn yōu jì 初读感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朗读诗歌,感受节奏 初读感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题目解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设问,假设 所有生活中不顺利,碰到挫折、困难的人。 泛指生活中所有的磨难、挫折、困难、不幸。 初读课文 3.本诗的两个部分各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写要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