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2267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共21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5-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42739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年,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1.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北宋 960年—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金南宋西夏时期全图 两宋时期,中国境内有多个政权并立。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宋朝形成对峙局面。至蒙古族建立元朝,统一中国,中国再次呈现出大一统局面。 1.北宋的建立与统一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建立: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2)统一: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 一、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雪夜访普图》 赵普:“……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太祖:“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 武将权重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集权中央 分散中央机构权力,集权君主 抑制武将势力,以文治国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思考北宋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散机构权力和抑制武将势力方面分别实行了哪些措施? 2.措施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措施: 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 节度使转化为虚职 行政 削实权 收精兵 制钱谷 财政 设转运司管地方财政大部分赋税上交中央 军政 地方精兵编入禁军 定期更换驻地 节度使权力大 收权 加强中央集权 一、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央:二府三司制 皇帝 三司 中书门下(政事堂) 枢密院 同平章事 (宰相) 参知政事(执政) 枢密使 (执政) 枢密副使 (执政) 御史中丞 知谏院 财政 行政 军政 监察 御前会议 三司使 (计相) 调兵权 统兵权 三衙 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2.措施: (2)分散中央机构权力,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二府 台谏 一、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州一级增设通判 ,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四监司 兼禁军首领又兼地方长官,受路一级监司的监察,又受下属的的监视 负责一路的刑狱 负责一路的仓储 中央派文人担任 负责一路的财赋 2.措施: 四监司: 监控和节制各州 地方: 一、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2.措施: (3)武将权重 抑武: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崇文: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士人的地位。 杯酒释兵权 文官掌枢密 更戍法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历代科举取士数量统计表》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宋太祖誓碑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严密考试制度,放宽录取名额,优礼进士 宋人殿试图 ———实行崇文抑武,提倡文治 一、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4.特点: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分化事权、相互制约 崇文抑武、加强监督 5.影响: 积极: ①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 ②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造成三冗两积的统治危机。 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消极: 一、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合作探究】结合所学,讨论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和影响? 【课堂检测】 1.宋真宗欲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写诏书派人给宰相李沆送去颁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将诏书烧掉,并让使者回话:“就说李沆认为不可。”真宗想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只得收回成命。这反映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