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3072

天津市美达菲津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20406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天津市,语文,答案,图片,试卷,期中
  • cover
美达菲津英中学2024-2025(二)阶段性质量监测(期中)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5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这个典箍浩博的大国,文化不仅有极强的延续力,而且历史悠久。 以学术而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 朴学、近代新学,(),相承不辍;以文学而言,由诗经、楚锌、诸子 散文发其端,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续其绪,高峰迭起, ()。而使中华文化保持弥久不衰的状态的根源,就是读书。 历史上,对读书,我们有读《易》“韦编三绝”的先贤孔子,有“头悬 梁”的孙敬和“锥刺股”的苏秦,有凿壁借光的匡衡,有映雪读书的孙康, 有借莹读书的车胤…他们以自己的刻苦和坚薇传承着中华文化,也为世代 的读书人树立了()。 十几年前,读苏轼写的《答王庠书》中关于读书的论述,感慨颇深,大 意是:读书实无捷径可谈,要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看来读书没有 捷径, 读书是要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下功夫的。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起彼伏声势浩大模范 B.此消彼长波澜壮阔模范 C.此消彼长声势浩大榜样 D,此起彼伏波澜壮阔榜样 2.在画横线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积累才能有 所受益的艰苦过程 B.读书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积累才能有所受益的艰苦过程,而不 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C.读书不仅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积累才能 有所受益的艰苦过程 D.读书不仅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积累才能有所受益的艰苦过程, 更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3.对文中画波浪线句修改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不仅文化历史悠久,而且有极强的延续力。 B.对于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来说,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极强的 延续力。 C.对于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来说,文化不仅有极强的延续力,而且历 史悠久。 第1页,共页 D.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不仅文化有极强的延续力,而且历史悠久。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勒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在2021年春节团拜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 以新的时代内涵。 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牛是“日耕百亩”的勒劳符号,牛代表 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牛具有“深耕细作走东西” 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千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 “俯首甘为璃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千百年来,牛 都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这也是人们爱牛、敬牛、颂牛的一个原因。画家李 可染便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 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 的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 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千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正是这么一 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 突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 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牛还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观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 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