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谋杀( ) 絮说( ) 胸脯( ) 投掷( ) 荒僻( ) 疮疤( ) 针灸( ) 尴尬( ) 撬石板( ) 震悚( ) 滞笨( ) 粗拙( ) 肚脐( ) 攥着( ) 取缔(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臂bó( ) 烦suǒ( ) 和ǎi( ) 书zhāi( ) 疲juàn( ) pī lì( ) 孤shuāng( ) 田luó( )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_____,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_____,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_____。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黄 干涸 堕落 B.枯萎 干涸 堕落 C.枯萎 干旱 陨落 D.枯黄 干旱 陨落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创造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将“创造”改成“开辟”) B.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方式”改成“方法”)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度假村的建设,要力争做到合理开发,精心规划。(调换“合理开发”和“精心规划”的顺序) D.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贫困户能否顺利脱贫,关键在于贫困户立脱贫之志,勇于脱贫。(去掉“能否”或在“立脱贫之志”前加一个“能否”)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B.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D.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6.依次填空,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_____,_____,_____,也许才配得上一个民族的母亲河的称号。 ①那种永不回头的姿态 ②那种席卷天地的气势 ③那种摧枯拉朽的威力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小说,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B.《山地回忆》是一篇散文,作者是现代作家孙犁,作品有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 C.《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D.《竹里馆》是一首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王维的诗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 8.古诗文默写。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人吟诗作画追求的最佳境界。王维在《竹里馆》中用“① ,② ”抒写自己独坐竹林,抚琴长啸的雅兴;边塞诗人岑参在《逢入京使》一诗中借“③ ,④ ”写眼前景色与实际感受,其实是点明离家甚远,路途遥遥;韩愈在《晚春》中描绘暮春景象,群芳争艳,连杨花榆钱也不甘寂寞,“⑤ ,⑥ ”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名著阅读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问题。 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他不能再等了。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看看钱,看看祥子,说道:“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单,拿着!”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