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4169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406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省,期中,答案,试卷,语文,考试
  • cover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蛇年春节,DeepSeek以强大的文字生成功能走红网络。让无数网友惊叹的不只是它处理语言的能力,更在于它还能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诗歌。曾几何时,作为艺术桂冠的诗歌被视作人类天赋的巅峰形式。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提出的“灵感说”,就认为诗人是凭借天降灵感创作诗歌。这种表述指向了诗歌创作的神秘性,由此可见,与其他的文学类别相比,诗歌毫无疑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这一神秘领域似乎也被人工智能(AI.特别是DeepSeek)“攻占”了。 要让DeepSeek生成一首诗非常简单,只需在输入框输入指示,它便能在短短数秒内给出符合要求的诗作,甚至能根据要求模仿知名诗人的风格。比如当记者向它要求根据海子的诗歌风格写一首数字时代的诗作时,它立即给出了像“闪电收割过的田野/漂浮着四百亿粒发芽的字节”“风吹过散热孔时/有人听见海力士在哭”……这样让人惊讶的句子。不只是现代诗,古典格律诗对DeepSeek来说也是信手拈来,以专业眼光看,水平都不低。 青年诗人李琬在春节期间也调试了一下DeepSeek,让其概括自己的诗歌风格,并模仿生成一首诗,结果让她既感惊讶又略做失望。“诗本身不算太差,可以看成是年轻诗人的入门水平。”这首展现清晨咖啡馆场景的诗作,融入了“诗人”对时间、记忆和孤独的思考。诗中写道:“服务员擦拭桌面的动作,/像在擦试一场梦,/那些未完成的对话,/在空气中凝结成霜。”“我觉得它提取了一些我诗歌中比较高频的词汇,比如光线、记忆、边界……另外句式上也有模仿。我的诗句子都不长、比较松弛,想保留类似呼吸和说话的感觉,这一点它模仿到了。还有我会用一些绝对化的表达,比如“永远不会到来”,这个它也做到了。”李琬在肯定中也有质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重点,一首诗不管语言粗糙还是精美,都要有某种核心思想。另外就是语言本身还缺乏个人微妙的风格和质地”。 AI写诗未能达到“诗人”标准,究其原因在于,它需要通过学习大量诗歌数据,分析语言模式和创作规律,然后才能根据用户的要求生成诗歌。一旦“数据库”不足,它的生成便可能发生偏离。像李琬这样的青年诗人,网络上的诗歌作品只是她所有创作中的一部分,很多以匿名方式发在个人公众号上的诗作,DeepSeek根本搜不到。由于数据样本的缺失,DeepSeek并不能完美地模仿诗人诗作。 “人类创作的优秀诗作不是词语、意象和其他元素的简单组合,其中存在着可以被感知到的符合人类心理逻辑和语法规范的审美情感,至少就目前来看、AI作品还没有完全达到人类运用文字时能达到的浑然一体。”评论家、《诗选刊》主编挱梭有感而发。 当网友们在云端“各显神通”,用DeepSeek生成各种诗歌“玩闹”的时候,压力实实在在给到了屏慕后面的诗人们。很多人担心,DeepSeek出色的成诗能力会导致诗人的消亡。确实,如果AI可以数秒成诗,而且不差,诗人的存在意义又何在呢? 多年前,诗人、《诗刊》主编李少君提出了“人诗互证”,这一概念在DeepSeek引发的创作危机时代显得更具意义。“真正的作者,一定是人诗互证的,一定是有作者,是突出作者主体性的。”在李少君看来,诗歌会保存和记录诗人的情感、生活、时代乃至精神,是人之精神印迹和生命证据。而AI创作的诗歌只是词语的组合,是一种修辞游戏。AI时代不仅不会让诗人消亡,反而更加凸显了“谁在写“谁写的”的重要性,“唯有人诗互证能证明真正的诗人和真正的诗歌”。诗人、诗评家黄梵同样有此观点。他提到,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并没有改变诗歌创作的本质。“因为能喂给机器的材料,必须具有统计学意义,比如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