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枝花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2025.5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条形码区。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史官们将之前贵族纳谏的原始档案重新整理,补录上后果,就成为了春秋史 官文献。如《国语》“祭公谏穆王征犬戎”,史官在谏言结尾补录“王不听,遂征之, 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由此可知,春秋史官文献 A反映出民本思想萌发 B.记录详实还原历史真相 C.传承前代的礼仪制度 D意在提供借鉴维护统治 2.东汉时期,政府把国有的荒田和苑囿以及山川林泽租借给流民进行生产。接受假田的人, 最初可以享受免除租税的待遇,几年以后,就要向国家缴纳40%以上的假税,并承担 其他封建义务。这些举措 A扩大了汉代自耕农群体 B.致使土地兼并现象加刷 C.体现国家强化社会治理 D表明税收主体发生变化 3.武则天时期,徐元庆的父亲被县尉赵师韫冤杀,徐元庆寻机杀死了赵师韫,并投案自首。 武则天因其是为父复仇而主张赦免,陈子昂写《复仇议状》,主张对徐元庆“正国之典, 置之以刑,然后旌闾墓”。一百年后,柳宗元作《驳复仇议》,认为陈子昂的处置既破 坏了礼,又损害了法,进而提出有限制的复仇。“徐元庆案”的百年争议表明唐代 A探寻礼与刑的协调统 B.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C,追求法律程序公正完备 D开始尝试“引经注律”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4.唐代文献中哪吒是佛教的护法神,到了宋朝,哪吒的故事中出现“剔骨还亲”的感人篇 章,此后,哪吒的形象开始在一些道教典籍中出现,从原来凶恶的佛教护法神,转变为 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道教孩童神将。这反映出 A宋朝崇文抑武国策 B.佛教重视家庭伦理 C.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5.洪武二十六年(1393)规定:“湖广、四川、云南、广西土官承袭,务要验封司委官体勘”, 明确了土司承袭的审批权在吏部,而土司的承袭状况均须地方官员结状作保。在日常管 理中也要求省级官员及时掌握土司动态并上报。这些规定的实行 A增强了朝廷的统治权威 B.开启了边疆内地一体化进程 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D彰显了改土归流政策的效果 6.光绪三十一年,朝廷谕令蒙古“一体兴学”,科布多设蒙养学堂,“专学满蒙汉语言文 字”,每年定期由参赞大臣考核学习成果。宣统元年,学部允准“国文以外特设言语一 科”,以加强汉语口语教学。乌里雅苏台、库伦等地,大都照此实施。蒙古等地的兴学 实践 A建立起近代学制体系 B.进一步壮大汉族官僚的势力 C.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 D强化中央对蒙古的军事控制 7.1912年《真相画报》创办于上海,在第二期封面上,描绘了一位摄影师正在操作机器、 记录真相。该刊通过摄影技术的真实再现,“讨论民国之真相,缅述既往、洞观现在、 默测将来”。这反映出 赧畫帕宴 A西方文化的入侵方式更加隐蔽 B期刊杂志有助于民众了解时局 C政论性报刊更受普通大众欢迎 D.新科技催生新型文化传媒方式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