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三冲刺卷(五)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人在伐纣前曾在周原的两处殷先王宗庙中举行祭祀占卜,而占卜给出的兆示是十分统一的“正”有正”,亦即吉兆。周人的做法 A.凸显人文理性精神萌芽B.意在树立叛殷的正当性 C.充斥了蒙昧主义的色彩D.弘扬了原始民主的遗风 2.下表是关于胡亥继位的记载。据此可知 记述 出处 (二世诏曰:)“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吏(事)及箸(书)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秦二世元年文书》 《赵正书》:“赵正流涕而谓斯曰:吾非疑子也,子,吾忠臣也。其议所立。'丞相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北大藏汉简《赵正书》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将兵即欲废扶苏。 《史记·陈涉世家》 A.文献记载讹误过多不足为信B.作者年代决定记述的真实性 C.不同立场影响历史事件的表达D.考古发现的资料更具有权威性 3.武则天当政时,要求县令既要精熟儒家经典,还要熟悉朝廷典章制度和法令法规,熟悉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施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并能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对策;玄宗则敕令规定缺乏实际工作历练的年少者,不得出任作为亲民之官的县令。这体现出当时 A.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B.县级行政官员选拔受到重视 C.儒学的官学地位进一步巩固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所加强 4.下表为关于10世纪货币流通情况统计。这反映出当时 货币 流通区域 铅钱为主 岭南、福建、湖南 先行铜钱,后以铁钱、铅钱 四川、安徽、江苏 铜钱,禁用铅钱、铁钱 黄河流域 A.发行交子势在必行B.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C.区域分工态势明显D.政权割据影响市场统一 5.明代嘉靖(1522-1565)以后,小说创作逐渐强调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语言也更加注意通俗化、口语化。而天、崇(1621-1644)年间,部分作家开始与张扬个性与表露人欲告别,向着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这一变化在当时 A.彰显了经世实学思潮的抬头B.折射了商业发展趋势的减缓 C.反映了理学教化功能的增强D.体现了小说写实风格的回归 6.清朝前期,江、浙、皖、赣、湘、鄂六省所征漕米是漕粮的主要部分,用以供给京城,故特设漕运总督一职,体制极崇。咸丰、同治时期,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数省漕粮近乎停运,一时间罢设漕运总督的呼声高涨。这一时期漕粮停运主要是因为 A.长途海运发挥替代效应B.北方粮食的增产 C.口岸开放冲击自然经济D.农民战争的影响 7.《皇朝经世文续编》(1886年刊行)将机器制造、铁路、工矿、银行、邮政、商务乃至人才培养都纳入到“洋务”类目之中。1902年刊行的《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却把“洋务”范畴限定在交涉、教案和出洋三项,其余选项皆被纳入到“时务”之列。这一变化体现出 A.洋务运动的破产B.清政府变革制度的迫切性 C.救亡图存的深入D.“中体西用”思想获得认同 8.1919年后,孙中山在阐述“三民主义”时明确反对“五族共和”“我国人自汉族推翻满清政权......则以民族主义已达目的矣。更有无知妄作者,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