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青桐鸣大联考(高三)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仰韶文化的相关信息。这可以用来佐证仰韶文化 地域 彩陶类型 黄河以南和嵩山北麓 以白衣黑彩或“三彩”的睫毛纹、太阳纹、X形纹、S形纹等彩陶为特色 太行山东麓的冀南豫北一带 彩陶十分发达,流行蝶须纹、斜波细线纹、豆荚纹、细腰纹等 晋南豫西至关中地区 以盆、罐和喇叭口尖底瓶为主的区域.彩陶不发达 关中西部 流行喇叭口钝角尖底瓶、宽沿盆、大口深腹罐等,彩陶数量不多 A.凸显中原文化优势地位B.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C.分布广泛地域特色明显D.体现了南北文化的碰撞交流 2.通过对里耶奏简的研究发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洞庭郡迁陵县如秦故地的县一样设置了学室,由熟识秦法和秦政者担任学佴,其培养对象主要是迁陵新黔首”,所传授的知识应与为吏的基本素质即能书会计”有关。据此可知,这一做法 A.利于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控制B.完善了地方的行政管理架构 C.开始确立“以吏为师”教育制度D.有效缓解了各地的反秦情绪 3.中国古代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五礼体系被用于国家制礼实践始于魏晋之际。南朝萧梁五礼有8019条,西魏北周不仅实行五礼制度,而且还把《周礼》所记载的六官制度应用于国家官僚体制中。据此可知,南北朝后期 A.封建官僚体制完善B.北方政权华夏认同增强 C.礼制发展全面复古D.南北文化的差异已消失 4.唐代前期的租庸调制规定:丁男年纳粟租)二石,调绫绢施各二丈,绵三两。而根据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户籍文书内容来看,当时西州百姓每丁仅纳租六斗,蝶布一匹,唐朝政府规定,均田制下的口分田是不准卖的,但吐鲁番出土文书显示,当时当地在官府的允许下,农民把口分田出卖或抵押是常见的现象。这反映出唐代 A.治理西域体现因俗而治B.管理西域的政策较为灵活 C.国家统一局面需要巩固D.政府对西域控制逐渐削弱 5.嘉靖年间,苏州、松江所属州县每单设乡约所。乡社既定,然健社仓,积粟谷以备凶荒”,以同盟之约,记其社米户口,上者出什之四,中什之二,下什之一,荒歉散及中下,大浸上户亦次及之,盖以有余补不足也。这些做法反映出 A.基层社会救济趋于规范B.乡约保障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C.民间开始主导赈济活动D.经济作物种植影响粮食生产 6.中法战争中,因海防事权不一,呼应不灵,致使法国舰队乘机重创福建水师,攻击、封锁台湾,造成沿海七省处处戒严。战后,在李鸿章、刘铭传等人的呼吁下,清政府认识到统一管理海军“为目前第一要务”,并迅速设立了海军衙门。这一措施 A.是清廷摆脱内外困境的明智之举B.削弱了地方各省督抚权力 C.使洋务派进一步掌控了内政外交D.有利于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7.近代早期,应接不暇的新鲜器物成为国人游记书写的重点,不同的西方现代性体验纷纷被收编于中国化的想象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文化教育成为重要描述对象,如梁启超在1903年的《新大陆游记》中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这种变化反映出 A.民主共和思潮影响扩大B.国人对世界认知的深化 C.清朝统治陷入空前孤立D.维新派全面转向了革命 8.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是1912年1月1日创办的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