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5332

2 周总理,你在哪里 同步练 (含答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2782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周,总理,在哪里,同步,答案
    2 周总理,你在哪里 考点一对一 诗歌中的反复 典题示例 《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中有多处反复,请找出两处,说说这些反复分别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①“想念你啊,想念你/———想———念———你……”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深切思念。②“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我们对着森林喊:周总理———“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表明了周总理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通过对周总理足迹的追寻,表达了对周总理深深的怀念。 指点迷津 1.概念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手法。 2.种类 (1)相同的语句连续出现,当中没有其他语句间隔,叫作“连续反复”。(2)相同的语句之间有其他语句间隔,叫作“间隔反复”。 3.表达效果 (1)强调某种意思,增强语气或语势。(2)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 4.答题的格式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了……(情感)。 小试身手 本课第8题、第15题。 @基础夯实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在liáo    阔的原野上,我们宿营于此。远处,ɡōu     火熊熊燃烧,映红了夜空。不远处的稻田里,沉甸甸的谷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摆,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突然,一阵hōnɡ    鸣声传来,那是远方对我们的呼唤,召唤着我们继续探索这广阔天地 。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宿(sù) 甸(diān) 穗(huì) 呼(fū) B.宿(shù) 甸(diàn) 穗(huì) 呼(hū) C.宿(shù) 甸(diān) 穗(suì) 呼(fū) D.宿(sù) 甸(diàn) 穗(suì) 呼(hū) (2)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汉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寥 篝 哄 B.寥 冓 轰 C.辽 篝 轰 D.辽 冓 哄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常德诗墙全长4千米,以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将中外名诗共1530首    于一墙,被称为“亘古展开的艺术长卷”。诗墙上武陵阁、春申阁、排云阁、渔父阁四大楼阁    ,既是防洪闸,又给古城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诗墙公园,丰富的荆楚文化和湖湘文化气息    。 A.篆刻  耸立  徜徉  迎面而来 B.篆刻  挺立  徘徊  扑面而来 C.镌刻  耸立  徜徉  扑面而来 D.镌刻  挺立  徘徊  迎面而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获得了更加优越的发展机遇。 B.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制定,有助于海上风电海域的通航安全。 C.我国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先后经过两次调整,更新的幅度超过了70%左右。 D.当前,科普工作不仅要提升科学知识,还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 4.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A.河水又涨了好多,风浪很大,风拥着浪花不断向堤上猛扑,“刷———扑上来,“哗———退回去。 B.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C.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D.“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B.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C.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D.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6.古诗文默写。 (1)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有弟皆分散, 。(杜甫《月夜忆舍弟》) (3)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