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7068

15 故乡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2820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故乡,同步,练习,学生,答案
    15 故 乡 考点一对一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典题示例 闰土是《故乡》中的主要人物,在作者笔下,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案】①小说通过叙述“我”回故乡、在故乡和离故乡的经历,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塑造了闰土这个典型的农民形象。②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是一个少年小英雄形象。③中年闰土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 指点迷津 一、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抓主要事件,根据小说中的主要事件提炼人物的感情、性格。 2.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具体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 3.关注侧面烘托,通过对其他人物及环境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关注人物的年龄、身份和职业等要素。 5.从原文中提取关键词句。小说中通常含有明示或暗示人物感情性格的词句,要注意提取。 二、答题模式 1.小说通过……描写(情节、事件),表现了人物……的特点(相关内容+形象特点)。 2.……是一个……(性格品质)的人,从……(具体事件)中可以看出。 小试身手 本课第15题。 @基础夯实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逢皇帝祭祀之日,天气阴huì    ,河水潺潺。河水之声,有如嗤笑阵阵。皇帝愕然,怒斥臣下道:“尔等不诚,惹天地嗤笑。今若事不成,汝等皆诛。”朝臣无不寒jìn    、sè    缩,跪地求饶。奈何,只是惘然。皇帝行事恣suī    无忌,无人敢劝谏。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祀(shì) 嗤(chǐ) 愕(è) 惘(wánɡ) B.祀(shì) 嗤(chī) 愕(ě) 惘(wǎnɡ) C.祀(sì) 嗤(chī) 愕(è) 惘(wǎnɡ) D.祀(sì) 嗤(chǐ) 愕(ě) 惘(wánɡ) (2)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悔 噤 毖 雎 B.晦 噤 瑟 睢 C.晦 禁 毖 睢 D.悔 噤 瑟 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呈现在鲁迅先生面前的故乡是一派萧索凋零的破败景象。 B.在同桌向她请教问题的时候,她竟然显出鄙夷的神色。 C.人应该学会宽容。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些宽容,就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友爱。 D.张老师讲课太幽默了,同学们都忍不住嗤笑起来。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多地出现的强降雨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新闻媒体引起了广泛关注。 B.据统计,2022年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破案约3.9万余起,打破团伙约4730余个。 C.随着社交媒体的迭代,使表情包从简单的符号逐渐丰富成为图片、动图甚至影视片段等多种元素的组合。 D.投入上海虹桥-成都天府商业航线运营的C919飞机,是我国历经数十年自主研制的新型干线大飞机。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谈到鲁迅先生的作品,许多人议论,说他更多的是在写篇幅短的杂文,称不上是文学大师。    可以说,没有杂文鲁迅,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师鲁迅。 ①其实鲁迅最伟大之处恰恰就在于他的不回避。一个人的胸中充盈着正义与自信,才会有这种不回避。 ②好像一个人只要写出了长篇巨文,就先自伟大了一半似的;更好像远离了现实的纷争,就一定有了更广博、更深远的思想一样。 ③看起来是面对一人一事,看起来是应付了具体的挑战,实际上是面对和回答了永恒的纠缠。 ④这种事业是真正伟大的,因为其中包含了鲜活的永恒。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5.古诗文默写。 (1)越明年,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酿泉也。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欧阳修《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