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7490

重庆市2025届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234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三次,试题,历史,考试,诊断,重庆市
  • cover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所示为关于儒学起源的若干观点。这些说法 表1 观点 出处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礼记己·中庸》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 诸子之学,皆起于救世之弊,应时而兴。 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A.是不同时代的主流观点B.旨在维护儒学地位 C.各执一端导致真相难明D.理性色彩逐渐增强 2西汉时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府合称二府。东汉时期,御史大夫改称司空,虽贵为三公,但已无监察之责。原御史大夫副手御史中丞实际主持御史府事务,不再隶属于司空,而改为隶属于九卿之一的少府。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增强B.司空专注于行政事务 C.君主强化对朝政的控制D.监察权失去了独立性 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旧制,御试举人,设初考官,先定等第。复弥(封)之,以送复考官,再定等第。乃付详定官,发初考所定等第,以对复考之等第。如同即已;不同,则详其程文,当从初考或从复考为定,即不得别立等。”上述记载表明宋代科举 A.殿试制度流于形式B.注重考试程序的规范 C.因循保守风气浓厚D.仍存在一定舞弊空间 4.元朝时,市面上常见各式各样的蜜制面点、蜜制肉品、蜜制果蔬,以及各种蜜酒、具有养生功效的诸品汤和消暑解渴之用的各类“渴水”。这些蜜制品备受社会各阶层的青睐。这种“嗜蜜”风尚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城市经济的显著发展B.民营手工业成为主导 C.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D.政府放松对社会控制 5.万历时期,明神宗诏敕王阳明从祀孔庙。康熙五十一年(1712),朱熹在孔庙升配东庑,序为十哲。圣祖谕曰:“读书五十载,只认得朱子一生居心行事。”对于王学佛道,则不断予以排斥。康熙的言行旨在 A.防止佛道势力的过度膨胀B.平息理学、心学论争 C.加强对社会学术风气引导D.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 6.“一个士兵口袋里有了二万.三万、四万,甚至一百万法郎。”“军中每个人都获得值四十五镑以上的掠夺品。”“劫掠和蹂躏这样一个地方,已够坏了,但更坏得多的是破毁,原来总值一百万镑的财产,我敢说五万镑也不值了。”材料所反映的晚清事件 A.促使中国人开眼看世界B.使中央权力开始逐渐下移 C.刺激中国工业化的启动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7.表2为1914~1920年日、德、英、美四国对华出口贸易值(单位:千海关两)变化表。丁是 表2 国家 甲 乙 丙 丁 1914 41232 11697 127120 105208 1916 53824 24 160491 70353 1918 58686 - 238859 49890 1920 143199 - 229136 131720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 8.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民国政府第一任内阁总理算起,到1928年总理被行政院长取代,十多年间共产生了32位总理或代总理。任职时间最短的李经羲仅6天。号称“三造共和”的皖系军阀段祺瑞,曾五次出任总理一职,任期短者仅10余日,最长也不过11个月。材料可用于说明,北洋政府时期 A.总理成为事实上的国家元首B.议会中的多数党更迭频繁 C.责任内阁原则日渐深入人心D.国家政治的改良进展有限 9.晋察冀边区领导人聂荣臻曾向干部解释某一政策:假如我们把封建势力比作一头奶牛,是经常地挤牛奶“喝牛奶”好呢?还是干脆“吃牛肉”好?一下子吃完,当然很痛快,但是,以后你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