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8106

【中考押题卷】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含答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645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中考,答案,当代文学,现代,中国,考点
  • cover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中国现代当代文学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用手指按住它的脊粱,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在【 】中写出正确的词语。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荚 ②攒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lí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乳液( ) lí( )明 颤栗( ) (2)朗读这首诗,应采用的语调是( ) A.深沉 B.激昂 C.欢快 D.悲伤 (3)这首诗描绘景物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和 。 (4)这首诗中的“灯光”象征着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和“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到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浅缓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说起它就想起庄稼和回家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个人。在我居住的中国川东,就是这种太阳。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让我无端想起少女的红唇。有时候有【甲】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有时候是【乙】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农舍顶上【丙】的炊烟飘进去,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yè( ),有时也摇进去了。 3.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雾霭( ) (2)摇yè( ) 4.依据解释,选填近义词。填入的词语应该是 。 过度:超过适当的限度。 过渡: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 5.请将下面摹写状态的词语,选填在文中【甲】【乙】【丙】处。 罗伞般 如缕 如带 6.书写这段文字的是作家莫怀戚,我们在教材中还读过他的( ) A.《秋天的怀念》 B.《散步》 C.《天上的街市》 D.《雨的四季》 7.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甲】 到了《_____》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乙】 韩愈抗颜为人师而提倡古文,形势比较难;欧阳修居高位而提倡古文,形势比较容易。明代所称唐宋八大家,韩、柳外,六家都是宋人。欧阳修为首;以下是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_____、_____。曾巩、苏轼是欧阳修的门生;别的三个也都是他提 bá的。他真是当时文坛的 méng 主。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琴瑟( ) 调( )协 提bá( ) méng( )主 (2)“洋洋大观”中“观”的意思是( ) A.看 B.看到的景象 C.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3)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4)以上文段都出自朱自清的著作《 》,【甲】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乙】段横线处依次填写的内容是 和 。 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