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8270

【核心概念专题集训】浙教版科学八下 专题14 氧气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专题(含解析)

日期:2025-05-1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28542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解析,制取,性质,二氧化碳,氧气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年级下册科学 核心概念专题集训 专题14 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专题(教师版 ) 一、选择题: 1.图中分别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干燥、收集、验满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制取 B.干燥 C.收集 D.验满 【答案】B 【解析】 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2.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A.通电使水分解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D.氯酸钾加热分解 【答案】B 【解析】 A、通电使水分解,要消耗电能,不节能,且生成两种气体使收集的气体不纯,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常温即可进行,节能,简便,生成水,无污染,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不符合题意; D、氯酸钾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不符合题意。 3.现有下列反应: ①2KMnO4K2MnO4+MnO2+O2↑ ②2KClO32KCl+3O2↑ ③2NH4NO34H2O+2N2↑+O2↑ 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两种固体,同时生成氧气,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固体和氧气,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③硝酸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氮气和氧气,得到气体是氮气和氧气的混合物,不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4.实验室常用如图甲、乙的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小雪又设达了如图丙、丁的装置用于制取氧气,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装置甲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防止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水冷凝后倒流 B.使用装置乙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时,需定期向烧瓶中添加二氧化锰粉末 C.关闭止水夹a并向下压丙中注射器的活塞,放手后若活塞回到原处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D.利用装置丁进行实验室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可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答案】C 【解析】 A、高锰酸钾受热不生成水,主要是固体加热装置容易产生冷凝水,为了避免水冷凝后倒流,才将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叙述不合理,故A不符合题意; B、使用装置乙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需定期向烧瓶中添加二氧化锰粉末,叙述不合理,故B不符合题意; C、向上拉装置丙中注射器的,将空气吸入,关闭活塞a,则保持内外压强一致,若活塞始终不下落,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叙述合理,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锰是粉末,会从试管中漏下进入溶液,无法实现固液分离,不可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操作,叙述不合理,故D不符合题意; 5.实验室若直接用30%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列装置能实现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析】用分液漏斗加过氧化氢溶液,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到水中,可以降低浓度,且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的速率,进而控制反应速率,所以发生装置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C。 6.小科所在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装置气密性良好,图①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碱石灰用于干燥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利用图②和④的装置收集的氧气均不够干燥 B.图①装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