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9060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第二单元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课件(共47张PPT)

日期:2025-05-2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5601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结构,物质,苏教版,研究,PPT,47张
  • cover
(课件网) 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 第二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结构研究的两种范式及其相互关系。2.能举例说明科学假说和 论证、实验方法、模型方法等在物质结构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3.能描述现代仪器 和手段为测定物质结构、建立相关理论作出的重要贡献。 第*页 研习任务一 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 教材 认知 1. 归纳范式 (2)归纳范式的应用 ②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归纳。如通过1~20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归纳出 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并从结构上解释了同族元素性质相似的原因。 归纳范式  演绎范式  “由个别到一般”。根据事实进行概括归纳,抽象出共同 点,上升为本质规律  C n H2 n+2  C n H2 n 加成  氧化  “从一般到个别”。它是从某个一般结论出发,向从属于 这一结论的多个要素进行推理的过程  个别  一般  个别  目的性  结果的正确 性  问题 探讨 1.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研究,可归纳出原子核外电子有何排布 规律?元素的化合价有何变化规律? 提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要遵循能量最低原理,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 数从1逐渐递增到8(第1周期除外),化合价从+1价递增到+7价(O、F除外);同 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递增,最高正化合价相同。 2. 为什么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物质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提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中的π键比单键容易断裂。 3. 从化学研究的途径来看,归纳和演绎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有什么具体过程? 提示:一般为先归纳,后演绎。具体过程为实验→假说→理论→新实验。本质上就是 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 A. 通过1~18号原子半径推断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B.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C. 依据甲烷、乙烷、丙烷的分子式推断出饱和烷烃的通式 D. 依据甲醇、乙醇的性质推断官能团羟基的一般性质 B A. 这种研究物质的范式为演绎范式 B. 它的失电子能力比铅强 C. 它具有+2、+4价 D.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D 解析:演绎范式,其过程通常为“从一般到个别”。具体而言,它是从某个一般结论 出发,向从属于这一结论的多个要素进行推理的过程,故A正确;同主族元素的原 子,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11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元素Pb的下方,故它 的失电子能力比铅强,故B正确;根据ⅣA族元素中,C、Si等有+2、+4价可以推知 它具有+2、+4价,故C正确;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的酸性逐渐减弱,碳酸是弱酸,所以“类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可能是强 酸,故D错误。 3. 利用归纳范式得通式。 1 2 3 4 5 C2H4 C2H6 C2H6O C2H4O2 C3H6 6 7 8 9 10 C3H8 C3H8O C3H6O2 C4H8 C4H10 解析:由表可知,循环顺序为C n H2 n 、C n H2 n+2、C n H2 n+2O、C n H2 n O2,26=4×6+ 2,则第24项为C7H14O2,第25项为C8H16,第26项为C8H18。 C8H18  第*页 研习任务二 物质结构研究的方法 科学假设和论证  实验  模型建构  假设  假说  推断  得出推论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  轰击  对撞  量子力学  逻辑推理  模型思维  宏观模型  微观结构模型  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玻尔  利用模型深刻地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揭示结构 与性质的关系  问题 探讨 教材P12“利用模型深刻地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揭示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模 型研究的重要功能”。如图是某有机物的模型,请根据模型推断这种有机物是什么? 有什么性质? 提示:根据原子的成键特点,该有机物是乙醇。其中含有羟基,能和钠反应放出氢 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