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阳市 2025 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18 分) 题号 1 2 7 8 10 15 答案 D D A C D C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3.(3 分)王老师,我们学校将于 5 月 6 日下午两点至五点,在报告厅开展第二 届校园诗词大会活动,邀请您来参加,期待您的参与。 4.(2分)①请问你在诗词方面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方法有哪些? ②参考 1:以班级为单位,每月举办一次诗词主题黑板报活动。 参考 2:利用校园广播,在课间、午休等时段,每日播放一首诗词。 参考 3:在校园图书馆、教室走廊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诗词文化角。 5. (4 分)(1) ③⑥ (2)因为题目是“诗词小达人”,而③⑥的内容与诗词无关,所以不能推送。 6. (5分)①海内存知己 ②千里共婵娟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4 分)理解:人工智能普惠发展指让各国都拥有平等发展和利用人工智能的 权利(或指各国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建议: 人工智能普惠发展需通过国际合作(如中国推动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 和伦理治理(如数据安全、算法公平性)实现。具体可采取下列措施: (1)技术共享。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开放 AI技术培训与资源支持(如文中 中国与赞比亚、老挝的合作案例)。 (2)教育普惠。加强全球智能教育资源分配,提升发展中国家人才技能(呼应 文中“帮助‘全球南方’加强能力建设”)。 (3)伦理规范。建立国际统一的智能伦理准则,防止技术滥用(如算法歧视、 隐私泄露)。 11.(3 分)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岳阳楼比作“立体的画”展现其空 间美感,喻为“凝固的诗”突出人文意蕴。“历史长轴”的画卷式比喻,将千年 时光具象化,与“历经风雨”的拟人化描写生动而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文化遗 产的礼赞之情。 12.(3分)保护环境的措施均可得分。 如:(1)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如保留湖泊与湿地的生态功能,避免 盲目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治理污染源头,守护碧水蓝天。如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污染物入河入 湖。 (3) 凝聚全民力量,共建绿色家园。如全民节水节电、垃圾分类、鼓励绿色出 行等。 13(5 分) 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对中华文化根脉的深刻认同贯穿全文,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描写故乡美景,如君山的秀美(“爱情岛”“白银盘里一青 螺”)、洞庭湖的壮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以及岳阳楼与湖山相 映的画卷,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岳阳的自然之美,更透露出作者对故乡山水的沉 醉与热爱。 (2) 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文中提及屈原的传说(汨罗江、粽子、龙舟习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等,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崇与传承责任感。 (3)对城市发展的自豪 文中写到“巴陵全鱼宴”等美食的传承与创新、岳阳作为“现代港口之城” “新型工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的多元面貌,既表达了对故乡历史底蕴的珍 视,也流露出对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欣喜与期待。 14.(4 分)答案示例: 同:两诗均借想象表达思乡之情,白居易通过家人“说着远行人”侧面抒怀, 李商隐以“共剪西窗烛”寄托未来期盼,均以虚景衬现实孤寂。 异:《邯郸冬至夜思家》中诗人不直接写自己思乡,而是想象家人“说着远 行人”,通过家人的牵挂反衬自己的孤寂(“对写法”),含蓄中见深情。李商 隐《夜雨寄北》虚实交织,于孤寂中透出希望,情感更显复杂。 16.(3分)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我)放下拐杖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 17.(4分)答案要点: 《记承天寺夜游》运用比喻虚写月光,以“积水空明”喻月色之清透,借“藻 荇交横”暗写竹柏倒影,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