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随堂练习 七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23道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密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封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角 A.胆怯(que) 硕果(shuò) 破绽(zhan) 锋芒必露(bi) B.哺育(bǔ) 鸣咽(ye) 头颅(1ú) 正襟危坐(jin) C.默锲(qi) 覆灭(位) 粗糙(zao) 微不足道(dao) D.诘问(jie) 奠基(dian) 丰绕(rao) 鲜为人知(xian)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春日的甘井子, 洋溢着生机。街道两旁的樱花如云似霞,花瓣随风轻舞;夏家河 订 子海滨,暖阳下的滩涂 着柔光,候鸟嬉戏觅食;西郊森林公园,垂柳抽出嫩绿新芽, 线 倒映在碧波之上。游客漫步其中,笑语与花香 绘就 灵动鲜活的春日画卷。 内可 A.处处 凝 交错 一道 B.处处 泛 交织 一幅 C.时时 凝 交织一幅 D.时时 泛 交错 一道 不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故乡是一阕平仄错落的诗。②晨光里,老并摇响吱呀的歌,水桶盛满碎金般的朝霞:暮 >要 色中,炊烟挽着流云漫过黛瓦,几声犬吠惊起归巢的雀。③四季更迭,春种秋收,只有乡愁, >答 在岁月深处疯长成永恒的眷恋。④故乡啊,无论走得多远,只要想起你,心底便泛起层层温柔 >题 的涟漪,那是根的呼唤,是灵魂深处最本真的归处。 A第①句中的“一阕”是数量词,“诗”是名词。 B第②句中的“摇”“盛”“挽”“惊”都是动词。 线 C.第③句中的“只”和“在”都是介词。 D.第④句中的“无论”和“只要”都是连词。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欧阳修,号醉翁,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想了解战国到五代的史事,可以读苏轼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D.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反映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2)请按照提示做批注。(3分) 《骆驼祥子》选段 批注 他(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 批注一: 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 这段话写祥子 湿裤子襄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 的悲惨遭遇,可以读出 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祥子 的心理。 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 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 批注二: 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 最后一句中加点的“死” 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襄住他的腿。 字,凸显乘客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 的丑恶嘴脸。 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5.诗文默写。(6分) (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途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4)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⑤)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子弟兵!灾难突袭时,他们总是像木兰那样“ ”, 跨越重重关隘,长途奔袭,义无反顾地向着危险逆行。(用《木兰诗》 中的句子作答)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乐府诗集》中的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 【甲】木兰诗(节选) 【乙】十五从军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