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0016

七下21《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242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下,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 cover
七下21《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古代诗歌的意境美与人文情怀,理解诗人对自然、生命、家国的思考,增强文化认同感。 语言运用:积累文言词汇(如“怆然”“决眦”),学习诗歌的韵律、修辞(比喻、对仗、用典)及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思维能力:通过对比分析、想象还原,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探究诗人情感与哲理的表达。 审美创造:体会诗歌的画面美与情感美,尝试仿写或创作短诗,表达个人感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设想】 1.五首诗歌有古体,有近体;有五言,有七言,还有杂言。其节奏、韵律各有不同。应引导学生通过齐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加以品味。 2.五首诗歌中都有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这些哲理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可在理解基本内容、体会诗人情感的基础上,通过补充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3.这五首古诗词都是名篇,需要背诵、默写。引导学生在用楷书默写的过程中,体会书写的美感,并提示在写作中可以通过引用诗句增加文采。 设三课时教学。 【教学环节】 1.我看见:诗中有画———与诗同行 2.我听见:诗中有话———与诗共情 3.我遇见:诗中有化———与诗互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看见:诗中有画———与诗同行 【学习任务】 理解诗歌内容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困境,每当这时,我们就会面临心灵的抉择:是追逐理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还是在困难面前自甘沉沦,迷失自我?其实,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会有一种力量始终支撑着我们,那就是信仰。今天,让我们走进《古代诗歌五首》,去探寻古人在理想沉浮之际的挣扎与坚守,感受他们那永不磨灭的信仰。 二、课堂活动一:初读感知———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1.通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发现古诗体裁的特点。 2.夯实基础,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 3.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每首诗的内容。特别提醒:关注题目。 明确: 《登幽州台歌》:登台思古抒怀。向前看不到古代的贤君,向后看不到明主。想到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唯有我啊,独自悲伤,凄凉的眼泪横流! 《望岳》:望岳兴怀咏志。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就会认为四周的山峦看起来显得矮小。 《登飞来峰》:登山议理抒怀。飞来峰顶上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鸡鸣时分可见旭日东升。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只因为身在塔的最高层上。 《游山西村》:游村见闻感受。不要笑话农家腊酒的浑浊,丰收年份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华光红艳的山村。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萧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冠简朴,村子中古风尚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闲游,也可能随时会手拄拐杖半夜前来叩门。 《己亥杂诗》(其五):辞官借花抒怀。满怀无限离愁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落,化作春泥愿培育更多的鲜花。 共同点:借景物咏己怀 三、课堂活动二:朗读体会———展开想象还原情境 1.想象画面:根据表格梳理诗歌内容,边梳理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2.定格画面:选出你心中最清晰的一幅画说给同桌听,再用文字定格下来。用“我看见”开头。 3.定向打卡:请选一首诗完成九宫格打卡任务,以“名词+形容词”的方式为九幅画命名即可。 四、课堂活动三:诵读体验———沉浸画面融入诗境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训练,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