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1061

四川省资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369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四川省,资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
  • cover
资阳中学高2023级第四学期半期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传统音乐,《周易》有所谓“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之说。至春秋战国又有“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这可以用来说明,传统音乐(  ) A.顺应了大一统的趋势 B.由尊神灵走向重人伦 C.由敬祖先走向重民本 D.维护了贵族等级秩序 2.墨子主张“不辟亲疏”,即爱人与用人不能以“亲亲”为标准,应完全消除亲与疏的差别,真正做到一视同仁。“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由此可知,墨子的观点( ) A.有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B.提倡“尚贤”的政治主张 C.与儒家核心思想相一致 D.重视孝在伦理中的作用 3.2025年春节,“黑眼圈魔童”哪吒的形象(图一)火遍了大江南北。据学者考证,哪吒形象最初源于印度。宋代以前,中国的哪吒一直是头戴宝冠,身披铠甲,手托宝塔的佛教护法神形象(图二)。明代小说中的哪吒又被列入了中国的道教神仙序列,形象也转变为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少年英雄。据此可知( ) 图一“黑眼圈魔童”哪吒 图二 宋代以前的哪吒形象 A.哪吒的初始形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了中国 B.哪吒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开始与中华文化相融合 C.哪吒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统一固定的标准形象 D.哪吒形象的变迁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4.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历经与本土儒道思想的碰撞融合。至唐宋时期,禅宗主张“顿悟成佛”“不立文字”,吸收道家自然观与儒家心性论;净土宗提倡“念佛往生”,以简易法门吸引平民信徒。两宗皆弱化印度佛教的繁复仪轨,转而强调内在修行与现世解脱,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与净土宗在隋唐时期广泛传播的关键原因是( ) A.科举制度推动士大夫阶层接纳佛学 B.小农经济强化了宗族伦理需求 C.吸收本土思想并简化修行方式以适应社会需求 D.中央集权需要借助宗教巩固统治合法性 5.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其人格气质兼具儒者、隐士和纵横家于一身。宋朝学者却对此并不认可,他们从给予蜀汉以正统、守仁尽道、居敬行简、复兴礼乐这四个方面,重构了诸葛亮的形象。诸葛亮形象的重构反映出( ) A.崇文抑武方针的实施 B.社会矛盾渐趋缓和 C.士人价值取向的转变 D.理学注重社会教化 6.京师同文馆筹建时,清廷内部反对者甚众。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无论是地方督抚还是朝中大员,大多对创办西式学堂以兴学育才不再抵触;即便是戊戌政变失败后,顽固派也并未取缔京师大学堂这一维新运动成果。这一变化说明( ) A.知识分子开始放眼世界 B.西学教育愈发受到社会推崇 C.中华文化主动寻求变革 D.民族危机助推新式教育发展 7.下表为晚清和民国初年政府颁布的有关图书馆建设的规定。 由此可见,图书馆规定的变化( ) 时间 史实 1910 年 晚清学部公布《图书馆通行章程》,主张“图书馆之设,所以保存国粹,造成通才,以备硕学专家研究学艺,学生士人检阅考证之用” 1915 年 教育部除颁布《图书馆规程》外,又颁布了《通俗图书馆规程》,其第一条规定:“各省治、县治应设通俗图书馆,储集各种通俗图书,供公众之阅览” A.体现了由服务学子向教育国民转型 B.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人才基础 C.保障了中国民众对阅读图书的需求 D.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认可 8.1924年,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查点清宫物品时,发现了清室复辟的企图,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并向平民百姓开放。这表明故宫博物院的成立( ) A.杜绝了帝制复辟的可能 B.保障了民国社会稳定 C.担负着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