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4.阿拉伯帝国时期,众多学者大规模翻译古希腊、古罗马、波斯及印度的科学典籍。花拉子密翻 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撰写了算术著作《还原与对消计算概要》,并将印度数字系统引 历史试卷 人阿拉伯世界,成为后来通行全球的“阿拉伯数字”。这反映出阿拉伯帝国 ①通过融汇创新推动人类文明发展②文明成果主要集中在数学领域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③在中西文明交流中扮演关键角色④科技领域的本土化色彩较为浓厚 注意事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5.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推崇佛教,广建佛塔寺院,使得佛教在印度达到鼎盛。4世纪时,随者 %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印度教的兴起,众多佛教寺院被改建为印度教神庙。然而,在东南亚一些地区,佛教还在持续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繁荣发展,如柬埔寨的吴哥窟最初是印度教寺庙,后逐渐转变为佛教寺庙。这说明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3。 A.宗教的传播与发展具有复杂性 B.宗教的兴衰取决于统治者态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C.东南亚逐渐脱离了印度教影响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佛教与印度教的教义存在冲突 1.《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 6,玛雅人的象形文字由符号与字符混合构成,用于记录历史、宗教及个人事迹,与其他大陆文字 必 斜 秋·义赏》云:“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材料 的起源、演变路径全然不同。玛雅人的金字塔主要用于宗教祭祀,顶部常设有天文观测台。 中体现的共同主张是 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玛雅文明 A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 A.领先于当时其他地区文明 B.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 B.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独特性 法 D.万物平等的哲学思想 C.受地理环境制约发展缓慢 2.12世纪末,日本禅僧荣西将福建武夷山的茶种引种至日本京都地区。1211年,荣西完成日本 D.缺乏传承导致其逐渐消亡 食 首部茶学专著《吃茶养生记》,书中援引中国唐代陆羽《茶经》的内容,强调“茶乃养生之仙药, 7.在元代,无论是蒙古人抑或色日人,他们不仅分布于北方,还纷纷来到原南宋统治地区。不少 延龄之妙术”,系统阐释了茶的药用价值与精神内涵。由此可见 人在此安家落户,与当地广大汉人杂居相处,形成了“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 弥 A.中日之间茶文化内涵呈现趋同化 乡国者众矣”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缘于 B.中华文化助力日本特色文化构建 A.游牧民族的特性 B.北方战乱的形势 C.日本模仿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模式 C.平等的民族政策 D.农耕文明的吸引 D,禅宗思想决定日本茶文化的走向 8.在16世纪末,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发现,世界人口迁移规模开始扩大,迁移的主流方向 3.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灵魂不灭,为此发明了木乃伊制作技术,希望通过防腐处理来保存尸体 是由旧大陆迁向新大陆,由人口稠密的发达地区迁至人烟稀少的相对落后地区。这一时期的 以供灵魂依附。他们还在墓室墙壁上绘制壁画,呈现死者生前生活场景与死后往生之路。这 人口迁移 反映出古埃及 A加速了被殖民地区的经济发展 A艺术形态以宗教文化为核心 B.具有资本主义殖民掠夺的性质 B.丧葬活动浪费大量社会资源 C.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民众对现实普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