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1947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53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云南省,5月,答案,试卷,语文,期中
  • cover
腾冲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针对文艺领域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伟大精神,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还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有的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等等。这些现象警示我们,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文艺繁荣创造了条件,但是文艺也可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发生偏差。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社会主义文艺是坚持社会效益为先的文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比如,《记住乡愁》《山海情》等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面对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新实践,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 (摘编自《为什么说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材料二: 文艺创作中的“接地气”是指创作者要接通百姓生活,从大地和人民中汲取养分,汲取力量。 “接地气”就得脚踏实地,沉入历史和现实的深处。 文艺创作首先要解决“我是谁”的根本命题。鲁迅说过:“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唯有确立人民立场,“我是谁”的问题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便迎刃而解。如别林斯基所言,“关键在于具有人民的意识、人民的精神、人民的使命,还要有人民的世界观”,方能明德载道。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回答时代重大关切,反映人民疾苦和心声,才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大型合唱声乐《黄河大合唱》是怎样诞生的?词作者、青年诗人光未然目睹了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