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龙岩市九年级学业(升学)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无 积累与运用(23分) 1.(8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9分) (1)(3分)廊、誉、须 (2)(3分)C (3)(3分) 在福州植物园,一株千年古榕不仅是镇园之宝,更是榕城百姓的集体记忆; 3.名著阅读(6分) 示例一:阅读《水浒传》时,我将林冲与武松的反抗历程进行对比阅读。林冲 从委曲求全到被逼上梁山,武松则主动复仇快意恩仇。比较阅读让我发现草莽英雄 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进而有助于我理解“官逼民反”的主题。 示例二:我通过精读《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对话场景,深刻理解她 对于自由、平等和独立人格的追求。精读让我感受到19世纪欧洲女性意识的觉醒, 也明白了爱情需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 示例三:我运用专题探究法,围绕“成长”主题展开对《西游记》的研究。通 过梳理孙悟空从“齐天大圣”到“斗战胜佛”的转变历程,这种方法帮助我跳出降 妖除魔的表层故事,深人理解取经之路是突破自我的精神蜕变历程。 示例四:读《骆驼祥子》时,我用圈点批注法分析关键情节。圈出祥子被大兵 抢车后“哆嗦着,几乎要哭出来”的语句,批注“梦想破灭的绝望”;再圈出他从 “体面、要强”到“堕落、自私”的外貌描写,批注“精神彻底崩塌”。这让我直 观看到黑暗社会如何摧毁一个人的希望,理解小说批判旧社会的主题。 二、阅读(67分) 4.(4分) 本诗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寒霜浸染的灰白色秋草和月色笼罩下雪白的荞麦花(1 分),从听觉角度刻画草丛中细微急促的虫鸣声(1分),通过视听双重感官体验 的融合,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1分)描绘出乡村秋夜的独特景象。(1 分) 九年级语文答案第1页(共3页) 5.(3分) “望野田”之前:孤独寂寞;“望野田”之后:愉悦欣喜。 6: (3分)ACE 7. (3分) (1)④;(2)分布,散布;(3)等待 8.(6分) (1)种盐的农户各自划分区域边界,互不侵占跨越。 (2)如果连续几十天阴雨绵绵,就称为盐荒。 9.(4分) ①因地制宜实施高堰地种盐法、浅被地晒盐法、海潮深地取盐法(滤卤法) 等制盐方法;②选择“诘朝无雨”的天气,对湿度和蒸发条件的精准把控;③用 淋煎的方式对灰、盐进行分离,运用了物理和化学的原理;④“半日晒出盐霜” 通过日晒浓缩海水、提炼食盐,对日照时长的精确把握;⑤通过竹木、苇席和沙 层过滤和渗透,提取卤水,运用物理原理;⑥“卤气冲灯即灭”用灯烛检测卤水 浓度,体现化学知识的使用;⑦利用断草的植物纤维吸附盐分,体现对自然材料 的巧妙利用;⑧结合地形特征,充分利用了阳光和风力等自然资源等,都展现了 当时先进的科技水平。(答出2点即可得4分) 【译文】凡是海水本身具有咸味,海边地区,地势高的地方叫作潮墩,低的地 方叫作草荡,这些土地都产盐。同样是海中的盐卤,制取海盐的方法却各不相同。 第一种方法:潮水无法淹没的高地,土地可以“种盐”。种盐的农户各自划分区域 边界,互不侵占跨越。预计次日无雨,当天就在地面上铺撒一寸厚稻麦秆灰和芦苇 灰,压实使其均匀。第二天清晨露水蒸发时,灰层下的盐分大量析出;正午天气晴 朗,将灰和盐一起扫起淋水熬煮。第二种方法:潮水浅覆的低地,不需要铺灰压制。 等待潮水退去后,若次日天晴,半天晒出盐霜,迅速扫起熬煮提炼。第三种方法: 靠近海潮的深水地带,先挖深坑,横向架设竹木,上面铺芦席,再在芦席上铺沙。 等潮水完全淹没冲过后,卤气随沙渗入坑底,撤去沙和芦席,用灯火照坑,卤气冲 灭灯火,即取卤水熬煮提炼。总之制盐的关键在于晴天,如果连续几十天阴雨绵绵, 就称为盐荒。另外,准盐场的地面有经日晒自然凝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