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时8 托物言志 七下《陋室铭》《爱莲说》整合 【知识整合】 篇目 相同点 不同点 托物言志手法 手法 语言 《陋室铭》 清幽的居室环境、博学的交往人物、高雅的生活情趣 类比 骈散结合,以骈为主 《爱莲说》 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三个方面展现 对比与衬托 骈散结合,以散为主 【拓展训练】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陆游《渭南文集》) [注]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见,相见。 1.(相同点·语言)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甲】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融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炉,格局甚大。 B.【甲】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幽静;“上”“入”二字化动为静,体现作者的恬淡之心。 C.【乙】文多用四字句,语言幽默风趣,从“乱书围之,如积槁枝”一句可以看出陆游生活不拘小节。 D.【乙】文陆游因被杂乱堆放的书围绕而笑称自己的居室像鸟巢一样,可以看出他丝毫不在意居住的条件。 B 【解析】“上”“入”二字应该是“化静为动”。 2.(不同点·手法)【甲】【乙】两文均写到了“室”,但在刻画“室”的样貌时使用了不同的方法,请联系具体内容分析。(4分) ①【甲】文中,作者把陋室与诸葛庐和子云亭类比,从而体现陋室因有品德高尚的主人而不简陋的特点;②【乙】文中,作者把自己的书房比作鸟巢,体现书房杂乱无章的特点。(共4分。每点2分) 3.(相同点·手法)【甲】【乙】两文均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联系具体内容分析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志。(4分) ①【甲】文通过写陋室不陋,表现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②【乙】文通过写书房的凌乱,表现了自己生活上的不拘小节、自得其乐和对读书的热爱。 (共4分。每点2分) 【参考译文】 【丙】我的房间里面,有的书放在书柜上,有的书放在面前,有的书放在床上枕着垫着,抬头低头四周观看,没有哪里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病痛、呻吟、悲伤、忧愁、愤怒、感叹,没有不和书在一起的。(如果)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来看我,(即使)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的(天气)变化,我也不知道。有时我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我)就笑道:“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巢吗 ”于是领着客人进入房间观赏。客人刚开始不能进入屋子,已经进入了又不能出来,于是也大笑着说:“它确实像个书巢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