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4100

2025年辽宁大连甘井子区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6544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试卷,答案,图片,期中,辽宁
  • cover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随堂练习 八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23道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踊跃(yng) 迁徒(x) 凫水(f) 戛然而止(ga) B.脑畔(pàn) 震撼(han) 烘烤(hong) 海枯石烂(ko) C.领域(y心) 两栖(x) 闭塞(sè) 人情事故(sh) D.弥漫(ni) 沙砾() 追朔(sù) 草长莺飞(zhǎng)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经典咏流传》以“和诗以歌”的原创模式,将中华经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 相融; 《国家宝藏》让文物穿越古今,文物历史故事;《上新了·故宫》以探求故宫历史文物的 “前世今生”来获取灵感,打造文创产品。这些节目让潮流邂逅经典,时尚传统,以年轻 化的传播方式,让观众看得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A.和睦 讲述接楷 津津乐道 B和谐 讲授 接替 津津有味 C.和睦 讲授 碰撞 津津乐道 D.和谐 讲述 碰撞 津津有味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中国古代诗歌以精妙的语言展现美好意境。②诗词中有个人的经历、百姓的往事、家国 的历史。③通过阅读诗词,让我们能够真切地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文化。④很多时候,只需 要静静品读、用心体会,就能和古人产生共鸣,仿佛听到了他们跨越千年的心声。 A.第①句的主干是“语言展现意境”。 B第②句应将“百姓的往事”和“家国的历史”调换位置。 C.第③句缺少主语,应将“通过”或者“让”删掉。 D.第④句中“静静品读”“用心体会”短语类型不同。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老师让同学们将鲁迅的作品按照体裁进行分类,小语把《社戏》和《藤野先生》归为一类。 B小文在诗歌交流会上介绍《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情感真挚、热烈。 C小语到古镇旅游后,在作文中描写当地居民的市井生活:“黄发巷中嬉戏,垂髫门前闲坐。” D小文学完《<论语>十二章》,对“四书”感兴趣,可选读《经典常谈》的《<周易>第二》。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2)学校举办《经典常谈》读书会,清选择以下任务中的一项进行汇报。(3分) 任务要求:根据朱自清的评价,写出典籍的名称,并概述相关故事 任务 评价 相关故事 任务一 “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仓颉造字 “这部书除文锌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 任务二 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 苏秦刺股 “虽然窃比《春秋》,但却并不用那咬文嚼字的书法,只 任务三 司马迁著书经过 据事实录,使善恶自见。” 我选择 典籍名称:《 》 故事大意: 5.古诗文默写。(6分) (1)关关雎鸠, (《诗经·关唯》) (2)背带子佩, (《诗经·子衿》) (3)无为在歧路, 0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波撼岳附城。 (孟沿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乡村振兴战略使中国农村焕发出生机,道路笼敞整齐,家禽家斋富有活力,正如陶渊明 《桃花源记》所描绘的场景:“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第6题。(3分) 【甲】蒹葭(节选) 【乙】涉江采芙蓉 《诗经》 《古诗十九首》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涉江采芙蓉,兰泽①多芳草。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采之欲遗 谁?所思在远道。 兼葭蒌英,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同心 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①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②进:赠。③还顾:回头看。④没浩浩:形容无边无际。⑤同心:指夫 妻感情深厚。 6.下而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