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上册5《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情趣和幻想的儿童诗,作者通过诗歌的形式描写了秋天夜空的美丽景色。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作者选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课文前两行写月儿的美,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船;后两行写“我”坐在小船里尽情地欣赏美丽的碧空和满天的繁星。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本课的教学应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同时,一年级语文教学应把识字和朗读作为重点。在识字教学中目标要明确,方法要灵活,朗读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探究基础上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及想象、观察能力。通过熟读课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 语言运用:正确朗读课文,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偏正短语,感受诗歌语言的韵律美。 思维能力: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想象的贴切。 审美创造:品味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童诗。 教学重点 读好“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四个叠词短语,感受诗歌语言的韵律美,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比较“月儿”与“小船”的相似点,感受想象的贴切,并有感情地读好句子。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会唱的小朋友大声唱出来。(师做手势、摇摆身体带唱,学生跟唱)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啦! 一、链接生活 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小诗———《小小的船》。 谁来读一读课题? 指名读。 课题里有一个我们要学的生字———船”,“船”字要读翘舌音,谁想来试一试? 学生指名读、齐读。 2.你还知道哪些船呢? 帆船、游轮、西湖游船等。 看来小朋友们对船并不陌生。这都是我们生活中见过各式各样的船。(出示各种船的照片+词语) 3.谁能再把课题读给大家听? 引导学生把“的”字读得又轻又短。 学生指名读、齐读。 二、读好短语 整体感知 1.师范读、小老师带读、自由读。 2.在这首诗歌中,有几个词语可难读了。 出示“小小的”,请小朋友再来读一读。 小诗中像“小小的”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诗歌,找一找。 (相机出示“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等词) 3.看,难读的词语变长了,谁能再来挑战一下? 指名读。 4.屏幕上这么多带“的”的词语都跑到老师的手上来了,这些词语谁会读?(出示: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小小的船)指名读、开火车读。 5.完成连线练习,复习词语 有些调皮的词语宝宝分散了,你还记得他们的搭配吗?让我们来帮它们拉拉手吧。 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三题,师巡视。 利用希沃进行作业反馈。 三、聚焦相似,激发想象 1.思考:“小小的船”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到月儿和小船的相似之处:老师这儿有一轮弯弯的月儿,还有一艘小小的船。仔细观察,“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它们哪里像? 2.原来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一样,都是弯弯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他们两头都是尖的。) 3.一起读“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谁来指一指船的两头在哪里?这就是两头。这一头是尖的,这一头也是尖的。小小的月儿也是两头尖。 4.“两”“头”都是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一起读“两头”。你是怎么记住他们的? 5.弯弯的月儿除了像小小的船,还像什么? 6.配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