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周敦颐) [乙] 兖州张氏期余看菊,去城五里。余至其园,主人导至一苍莽空地,有苇厂①三间,肃余入,遍观之,不敢以菊言,真菊海也。厂三面,砌坛三层,以菊之高下高下之②。花大如瓷瓯③,无不球,无不甲④,无不金银荷花瓣,色鲜艳,异凡本,而翠叶层层,无一早脱者。此是天道,是土力,是人工,缺一不可焉。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厂:棚。②以菊之高下高下之:按照菊花的高度设置花坛的高度。③瓯(ōu):小盆。④甲:指花瓣重叠若盔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去城五里 去: (4)无不球 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色鲜艳,异凡本。 3.甲文中作者歌颂莲花,为何写到菊花和牡丹? 4.请探究甲、乙两文中菊花的差异,简要陈述你的发现。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节选自周晖《金陵琐事·厚德》) 【注】①封识:封存的标记。 5.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的意思。 (1)但微颔之( ) (2)康肃笑而遣之( ) (3)俟他日来取( ) (4)去数年( ) 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2处) 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2)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8.【甲】文蕴含着怎样的深刻哲理?(请以四字成语作答)【乙】文中何岳的美德值得赞扬,请以文中所述何岳事迹为据,剖析其彰显的中华传统美德。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③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④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