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复习||古诗文主题默写02 诗中万物 1.四季:(1)在古代文人笔下,四季的流转,总有不同的描述:《岳阳楼记》中用“_____”写春风的和煦与阳光的明媚;《醉翁亭记》中用“_____”写夏日繁盛的树木浓荫;《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用“_____”写京城秋景的明净如洗;《湖心亭看雪》中用“雾凇沆砀”写西湖冬日的奇绝景象。 (2)(2021丰台二模)诗文含四季,美景纷呈。初春,我们可以观钱塘湖“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江南画卷;盛夏,我们可以赏西湖荷塘“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的美丽风光;深秋,我们可以感碣石沧海“_____,洪波涌起”的广阔浩瀚;隆冬,我们可以看湖心亭“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茫茫雪景。诗文中有三千春秋,伴我们走过人生冬夏。 2.自然:行舟江上看到一轮红日初升,你会联想到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_____,江春入旧年”,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也感受到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遇到困难,你会想到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诗句“_____,_____”,激励自己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沉浸自然,观“山”“水”“花”“草”“鸟”,你会联想到含有上述任一意象的诗句“_____”。 3.草:小草给我们带来盎然的春意,带来蓬勃的生机,很多古诗词借草来写景抒情。“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春花开放,小草柔嫩,白居易借花草表达了对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_____,_____”(《观沧海》)曹操登山望海,看到眼前生机勃勃的草木,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_____,_____”(《黄鹤楼》)崔颢登上黄鹤楼,看到长江对岸芳草如茵,表达对明丽景色的赞美;“_____,_____”(《春望》)杜甫看到长安城乱草丛生,忧国伤时之情顿生。 4.风:我国古代诗文中,“风”的身影随处可见。它陪伴过游子:“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它吹来了塞外的雪:“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吹过了沧海:“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它抒发了诗人的乐观之情:“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它吹出了诗人的窘迫:“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它影响了赤壁之战的结果:“_____,_____”(杜牧《赤壁》);它是词人对美好境界的追求:“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5.花:诗人笔下,“花”是有品格的。白居易的“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以“乱花”和“浅草”写出了早春时节钱塘湖的美景;李白的“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杨花落尽之景和子规啼叫之声烘托出一种哀伤的送别氛围;龚自珍以“__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赋予了落花别样的情意;欧阳修的“_____,_____”(《醉翁亭记》),用“野花飘香”和“佳木繁阴”写出山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山林之景的喜爱之情;杜甫的“_____,_____”(《春望》)移情于春景中最常见的“花”“鸟”两种景物,来表达感时伤世之情。 6.酒:“酒”这一意象在诗词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胡琴琵琶与羌笛”两句,描绘了军营饯别、胡乐助兴的情景;陆游《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两句,写出了农家待客的盛情。除这些诗句以外,你还能想到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是“_____”。 7.泪:古代文人在诗文中常以“泪”表情达意。如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十五从军征》中的“_____,_____”在对老兵动作的描绘中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哀;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形象地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思乡忧国的情怀。 8.鸟:鸟本无意,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