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3355

2025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399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中考,一模
  • cover
永修县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庐山风光旖旎,云雾(liáo)绕山间,如梦似幻。五老峰巍峨耸立,气势雄浑( )三叠泉飞流直下,声震山谷。漫步其间,古木参天,溪流潺潺,处处皆景,仿若置身仙境,令人沉醉不知归路。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liáo)_____ (2)潺_____ 2. 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这个信息时代,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轻松欣赏到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甚至还能看到很多面对实物都难以_____到的细节。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仍然愿意来到博物馆?因为在这里,我们收获的不是知识,而是能怀着真挚的情感沉浸在历史中。这种沉浸,又能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3.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在这里,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能怀着真挚的情感沉浸在历史中。 B. 因为在这里,我们不是能怀着真挚的情感沉浸在历史中,而是收获知识。 C. 因为在这里,我们不只是能怀着真挚的情感沉浸在历史中,更能收获知识。 D. 因为在这里,我们不能收获知识,但能怀着真挚情感沉浸在历史中。 4. 下列填人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观测 B. 视察 C. 考察 D. 观察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科学是美丽的,艺术也是美丽的,然而,大多数人习惯于将这两者分开来看待,认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领域。其实_____,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追求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科学和艺术的发展都应被重视 B. 科学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 科学比艺术更加理性 D. 艺术在审美方面的价值远超科学 6. 某班开展《故乡》课本剧表演活动。下列有关人物的台词及舞台说明均来自同学改写的剧本,其中背离原作内容的一项是( ) A. 母亲 (高兴,略带凄凉)累了吧,快坐下歇息,先喝点茶暖暖身子。 B. 闰土 (欢喜,激动)太好了,迅哥儿,终于把你盼来了。我一接到老太太的信,就赶紧来了。 C. 杨二嫂 (两手叉腰)哈!这模样了!胡子都长这么长了! D. 宏儿 (拉着“我”的衣角,满脸期待)我们什么时候回来?水生约我到他家去玩呢!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 (一)(4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 【甲】 禾熟三首·其一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乙】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①?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释】①伤:哀怜,同情。 7.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前两句融情于景,呈现出一幅秋后丰收图景,流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B. 甲诗第二句将泉水声和打谷场上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欢乐气氛。 C. 乙诗首句中的“千”字,极言病牛“耕犁”的数量之大、劳动收获之多。 D. 乙诗第二句诗人以病牛自喻,表达了对自己筋疲力尽却无人同情的愤懑。 8. 这两首诗后两句都写到了“牛”,其形象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①少沈深有大量,宽严清俭,喜怒无色。博涉经史,善属文,工草隶书,弈棋第二品。虽经纶夷险,不废素业。从谏察谋,以威重得众。即位后,身不御精细之物,敕中书舍人桓景真曰:“主衣中似有玉介导②,此制始自大明末,后泰始尤增其丽。留此置主衣,政是兴长疾源,可即时打碎。凡复有可异物,皆宜随例也。”后宫器物栏槛③以铜为饰者,皆改用铁,内殿施黄纱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