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考前冲刺: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20小题) 1.(2024秋 青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①。妻子②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④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⑤,皆画像立生祠⑥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⑦三日而去。 (节选自《宋史 范仲淹传》,有删改) 【注】①重肉:两种以上的肉。②妻子:妻子儿女。③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④尚:崇尚。⑤生祠:旧时指为还活着的人修建祠堂。⑥属羌:归属的羌人。⑦斋:斋戒。旧时祭祀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以表示诚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父命之 ②居天下之广居 ③而好施予 ④虽里巷之人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②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 (3)【乙】文画线句范仲淹的做法与【甲】文哪句话一脉相承? (4)【乙】文写范仲淹死后百姓的反应,有什么作用? 2.(2025 忠县校级开学)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刘蓉《习惯说》) 【注释】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中(zhòng)人:适合于人,这里是影响人的意思。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 精益求精 B.陶后鲜有闻 屡见不鲜 C.每履之 西装革履 D.顾而笑曰 三顾茅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对菊、牡丹、莲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乙文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君子之学,贵乎慎始”的道理,即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 C.甲文语言优美,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乙文叙事简洁,以小见大,通过日常生活小事阐述深刻道理。 D.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甲文借莲花表达自己的志向,乙文借平整洼地的事表达自己的观点。 (4)甲文中的“莲”和乙文中的“君子之学,贵乎慎始”,对你的为人处世和学习分别有什么启示? 3.(2025 光山县二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