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考前冲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20小题) 1.(2025 夏县一模)班级开展“中式点心的传承与创新”宣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问题。 中式点心虽然没有西点那般华丽,但盈满了人间温情。它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制作工艺独特,对现代社会的饮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点心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史的浓缩。相传“点心”一词来源于战场,一位将军为了慰劳英勇杀敌的将士,将烘制的糕饼送到前线,以表“点点心意”。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点心的雏形“蜜饵”———用蜜和米面制成的糕饼,汉朝时,饼类点心开始崭露头角,芝麻饼深受大众喜爱,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羊羹配茶成了当时的特色。到了唐朝,点心走向商品化。据记载,长安有不少糕点铺,还出现了专业的“饼师”;由于饮茶需佐以点心,点心也就在唐代宫廷的茶宴中流行起来。宋朝时,点心的创新迎来高峰,紫苏糕、高丽栗糕、雪花酥、狮蜜重阳糕等点心层出不穷。明清时期点心文化进一步发展,点心一度成为待客送礼的佳选。 【材料二】 中式点心注重着色,独特的色彩里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常见的点心色有茶白、藕荷、胭脂、琥珀、芦灰、朱砂等。配合不同的色彩,中式点心也有不同的造型。有几何造型的,例如圆滚滚的麻团、四四方方的豌豆黄、三角尖尖的糖三角、元宝叠叠的定胜糕;还有动植物造型的,例如蛤蟆吐蜜、猫耳朵、海棠糕、梅花糕等。 中式点心的制作常常与节日时令和人生大事结合在一起,渗透出不同的民俗文化。端午节包粽子寓意祛祸避害,中秋节吃月饼表达团圆美满的愿望,重阳节吃重阳糕有“百事俱高”之意。除节日时令外,婚丧嫁娶、祭祀祈福等,也少不了点心的点缀。生日寿辰时,有“喜大八件”等点心;学子逢考时,有的地方会制作“进士糕”“状元饼”等点心。 【材料三】 近几年,山西文创点心别出心裁。 先看平遥古域的文创点心。以平遥牛肉为灵感的牛肉酥,将传统牛肉的醇厚风味融入层层叠叠的酥皮中,其外包装绘制着平遥古城的全景图,那古老的城墙、林立的票号,在细腻的笔触下栩栩如生。咬上一口牛肉酥,肉香与面香在舌尖交织,仿佛能看到普商昔日的辉煌,听到票号里算盘的声响,感受到古城千年不变的烟火气息。 再瞧五台山的禅意点心、以五台山的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依托,制作出的素饼独具特色。其精选五台山的优质五谷杂粮,如莜麦、荞麦等,研磨成粉后精心烘焙。素饼的造型有的是五台山标志性的大白塔,有的是象征着智慧的文殊菩萨坐莲台。品尝时,谷物的清香在口腔散开,一种宁静祥和之感涌上心头,仿佛置身于五台山的清幽寺庙中,耳边回荡着悠悠的佛音,心灵得到一次纯净的洗礼。 还有大同的云冈石窟主题点心,借签石窟中佛像的形态与壁画的色彩,点心的外形呈现出佛像的庄严与慈悲。原料选用当地特产的食材,使得点心既有地方特色又具文化内涵。轻咬一口,那独特的口感仿佛在诉说着云冈石窟背后的历史故事,北魏时期的文化风貌如画卷般在眼前展开,从开凿石窟的艰辛到佛教文化的兴盛,都凝聚在这小小的点心中。 2024年国庆节前夕,山西运城博物馆也推出一系列“一口好运”中式糕点,打造独属于运城的文创糕点伴手礼,造型取自鹳雀楼、秋风楼、霸伯簋、绛州大鼓等运城古建筑和运城博物馆馆藏文物,美味可口,兼具文化和观赏价值。 传统美食我宣传,下面是班级收集的关于“中式点心的传承与创新”的资料。请你参与活动,按要求作答。 (1)阅读材料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此则材料说明的内容。 (2)班级举行“点点心意助备考”活动。李老师在课间给初三同学送点心以表祝福。下边是李老师送给同学们的点心———天鹅酥”的照片,请你联系文章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