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5691

2025年海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553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海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 cover
海南省2025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科试题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史,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据此,椰城中学开展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赏书法,感受文化魅力】 1. 椰城中学开展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书法文化”欣赏环节,同学们对一组书法作品的认识产生了分歧,请你也参与辨析,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A. 幅书法作品属于行书 方劲古拙宽扁伸展 因形立意体正势圆 B. 幅书法作品属于篆书 牵丝连带笔法灵动 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C. 幅书法作品属于楷书 横平竖直方正平稳 结构严谨简洁大方 D. 幅书法作品属于隶书 疏密有致藏露结合 均衡参差疏密整齐 2. 请将以上作品,用简体楷书,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作品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活动二:听讲解沐浴思想之光】 3. “自强不息”主题活动在海南省体育中心举行。听了小语同学对“自强不息”诠释,同学们提出了若干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自强不息即使中华文明延续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基因。“自强不息”出自《易传。象传上》,原句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君子应做到自强坚毅、进步不止。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不为困境所滞、不为逆境所扰、不为绝境所囿,历代仁人志士发奋勤学、奋发进取,于安定之中不忘危难,于兴盛之际仍怀忧虑,激发出备豫不虞、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着国家强盛、民族强大。 自强不息是一种踔厉奋发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_____,自强不息是一种始终立足自身力量的战略考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péng( )勃的青春民族。”我们要保持勇往直前、永不止步的精气神,把千百年锤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转化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澎湃动力。 (选自广州党建《学习时报》有删改) (1)关于字音 同学1:“踔厉奋发”中的“踔”字的音读错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踔”字只读“chuō”音,有①〈书〉腾跃。跳跃;跳。②超越。③〈书〉疾行之意,与“历”字结合,“踔厉”形容精神振奋。 在古汉语中,“踔”有多个读音,如读“zhuō”音时,同“”,义为卓然特立;读“tiào”音时,同“趠”,表逾越;读“tiǎo”音时,表路远。现代汉语中保留了这些意义,而读音均已并入“chuō”。 (1)我来正音: 加点字“踔”的读音是:( ) (2)关于字形 同学2:“朝气péng勃”的“péng”字不会写。 (2)我来填字: péng( ) (3)关于成语 同学3:画双横线的成语也可以另选一个常用四字词替代,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3)我来选词:( ) A.未雨绸缪 B.处心积虑 (4)关于句子 ①同学4:“自强不息即使中华文明延续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基因。”这句话有语病。 ②)关于“自强不息”,同学们纷纷仿照画线句子写仿句,诠释自己对于“自强不息”的认识。 (4)①我来改句: _____ ②我的仿写: _____ (5)关于口语交际 同学5:同学1在指出小语同学读错“踔”字的字音时,语言直接颇有咄咄逼人之态,假如你当时在场,你会怎样说,使得场面气氛和谐下来。 (5)我来劝说: _____ 【活动三:诵诗文,汲取精神力量】 4. 在诵读诗文活动环节,陈敏同学抽到的是下面的活动内容,请你来在参加。要求: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 自古以来,自强不息的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的勇气、发愤图强的骨气、自信自立的底气。历代仁人志士也用诗文抒写了许许多多自强不息的励志诗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