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学情评估 从诗词中采撷智慧,在乡土里发现坚守;用理性思维丈量世界,以真挚的笔触书写成长。请你参与“传承·探索·成长———多维语文实践之旅”。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文化根脉·经典传承】 1.默写(10分) (1)语文课上,老师在讲古诗前,先讲了一段开场白: 当你看到自然美景时,是否会有“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当因战火不断,与家人难通音信时,你是否会有“_____,_____”(杜甫《春望》)的久盼家音之感;当祖国需要你时,你是否也会发出和李贺一般“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的誓言?我想,答案是:会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去感受古人的情感吧! (2)绵绵华夏情。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_____,_____”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李清照通过《渔家傲》中的“_____,_____”,发出自己空有才华、遭遇不幸的痛苦倾诉。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 “破坏一个旧中国,又建设一个新中国……”江姐荡yàng的声音里,透出_____的向往:“改变贫穷、落后的面mào,建设一个崭新、富强的国家,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人口众多,土地_____,强大的祖国,强大的党!我们的革命,对世界,对人类,将来应该做出更多的贡献啊。” …… 牢门边掠过一个看守员的身影,轻轻的脚步声,引起了静卧着的孙明霞的注意,她一翻身便向门边走去。 “江姐!”孙明霞轻快地跑了回来,惊喜地叫了声:“又有信来了。” 江姐低头亲了一下李青竹身边睡着的“监狱之花”,便迎着满脸含笑的孙明霞,站了起来。 孙明霞晶亮的眼波凝视着那张纸片。许多战友早已翻身起来,挤到孙明霞身边。还有几个人,已悄悄守住了牢门和窗口,_____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尽管她们知道今夜那值班看守员是自己人。女室的人之所以知道他,是因为每一次那看守员都把信送到女室,而从未送到其他牢房去。这时,孙明霞一把抓住江姐的手,急切地用耳语般的声音念道:“……” 激动的人们,低声欢呼着……(节选自《红岩》)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荡yàng( ) 面mào( ) 看守员( ) 凝视( ) (2)依次在文段的横线处填写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无限 宽阔 监测 B.无数 辽阔 监测 C.无限 辽阔 监视 D.无数 宽阔 监视 (3)根据上文内容,完成填空。(4分) 看守员传递的信带来了_____(事件)的好消息,江姐和孙明霞等革命者通过_____的方式来庆祝这一好消息。 (4)眼神最能展现一个人的神韵风采。如果为江姐绘制一幅画像,你觉得她的眼神应该是怎样的?请参照示例,结合小说内容,另选一个角度,用简洁的语言予以表达。(3分) 示例:江姐的眼神是充满憧憬的,她憧憬着革命胜利之后的美好生活,尽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安徽省某中学八年级将举行主题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系列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12分) (1)活动开始前,小皖同学想写一副对联宣传此次活动的精神,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帮她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下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2分) 中华民族历史 风骨荣光 领略 不朽 上联:传播安徽传统文化独特艺术魅力 下联:_____ (2)系列活动中,学校拟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校团委已联系好戏曲专家李专家于12月20日下午3点给全校学生做“弘扬传统文化”主题讲座,安排宣传委员王明同学提前一天打电话与李专家确认。请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4分) 王明:①_____ 李专家:王明同学,你好! 王明:李专家,打扰了!今天给您打电话,是想和您确认一下,②_____ 李专家:可以,我会准时参加的。 王明:谢谢您!我们期待您的精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